
唐 、 五代 宮中女官名。《舊唐書·職官志三》:“尚儀之職,掌禮儀起居,總司籍、司樂、司賓、司贊四司之官屬。”
古代傳說中人名。即 常儀 。後稱為 嫦娥 。《呂氏春秋·勿躬》:“ 容成 作曆, 羲和 作占日, 尚儀 作占月, 後益 作占歲。” 畢沅 注:“ 尚儀 即 常儀 ,古讀儀為何,後世遂有 嫦娥 之鄙言。”
“尚儀”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由“尚”(尊重、推崇)和“儀”(禮儀、儀态)組成,形容對禮儀和儀态的高度重視。常用于描述舉止端莊、待人尊重的特質,或社會對禮儀規範的推崇。
女官職位
隋唐至明清時期,尚儀為宮廷女官名,屬尚儀局,負責禮儀教學、音律管理及命婦朝見等事務。例如:
神話人物别稱
古代傳說中,“尚儀”是嫦娥的别稱。如《呂氏春秋》記載“尚儀作占月”,後世演變為嫦娥神話。
如需進一步了解官職演變或神話關聯,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尚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尊敬禮儀。可以拆分為“尚”和“儀”兩個字。其中,“尚”是由“寸”和“火”兩個部首組成,是一個意思是尊貴、尊重的字。“儀”是由“人”和“義”兩個部首組成,是指禮節、儀式的意思。
“尚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和社會秩序,認為尊重禮儀是維護社會穩定和道德準則的重要方面。
在繁體字中,“尚儀”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是以毛筆為工具,采用楷書的形式。因此,漢字的筆畫通常要求連綿流暢。在古代書法中,字形更加細膩、意境更加高雅。
以下是“尚儀”一詞的例句:
1. 這個國家十分重視尚儀,每個重要場合都有嚴格的禮儀規定。
2.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人們尊重他人尚儀的行為。
相關的組詞有:尊重、儀态、禮貌。
近義詞包括:尊重、敬重、重視。
反義詞包括:不敬、不重視、不修邊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