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冗員的意思、冗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冗員的解釋

[redundant personnel] 指機關中超過工作需要的人員

古設官分職,人有常守,轉移執事,不可無人,故有冗員備使令。——《正字通》

捐不急,罷冗員。——《白孔六帖》

詳細解釋

1.亦作"冗員"。

2.指無專職的散吏。

3.指多餘的人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冗員指機關、團體或企業中超出正常工作需要的富餘人員,屬于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一、字義溯源

  1. 冗:本義為“閑散、多餘”,《說文解字》釋作“散也”。在“冗員”中引申為“不必要的、過剩的”。
  2. 員:原指“人員數額”,如《史記·平原君列傳》“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後泛指工作人員。

二、詞典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

冗員(rǒngyuán):指機關、企業中超過工作需要的人員。

示例:精簡冗員,提高效率。(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商務印書館, 2016.)

三、權威用例

  1. 政策文獻: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明确提出:“推動機構改革,精簡冗員,優化公共服務效能。”(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2. 曆史語境:

    梁啟超《變法通議》指出:“官制臃腫則冗員塞途”,反映清代官僚系統人浮于事的現象。(來源:梁啟超全集. 北京出版社, 1999.)

四、社會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冗員”常與企業管理關聯:

五、語義辨析

需區别于近義詞“閑職”:


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國務院《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
  3. 梁啟超《變法通議》
  4. 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
  5. 新華社地方機構改革專題報道

網絡擴展解釋

“冗員”指機構或組織中超出實際需求的多餘人員,通常因職責不清、效率低下或曆史原因導緻。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曆史背景

3.影響與問題

4.現代應用

5.相關概念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具體政策,可參考《新唐書》《金史》等文獻,或查閱現代機構改革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版轅比物丑類不強策論抄録從祠大阿膽汁大聲點漆璧多邊二七廢墜浮靡工間構禍規饬國葬皇太弟圜牆繪聲繪形貨币地租簡肅金鸂鶒誇嫚萊衣禮品流瘠六摯洛澤妙辯冥阨難挨盤跚虔劉親戚朋友丘甸求假鵲鳴檐儒家膳夫沈虎師門搜才素故檀公策踏踵騰閃天爺題輿同館恫悔頽運脫腳唾取卧翻鹹腓詳敏相鳥香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