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七的意思、二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七的解釋

(1).即十四。《周禮·考工記·匠人》:“ 夏後氏 世室,堂脩二七,廣四脩一。” 鄭玄 注:“ 夏 度以步,令堂脩十四步。”《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菽,長莖而短足,其莢二七以為族。” 高誘 注:“二七,十四實也。” 南朝 陳後主 《東飛伯勞歌》:“年時二七猶未笄,轉顧流眄鬟鬢低。”

(2).見“ 二七齋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二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1. 基本數學意義
    “二七”即數字“十四”的别稱,常用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表達中。例如《周禮·考工記·匠人》提到“堂脩二七”,鄭玄注為“十四步”。

  2. 古代度量與農業中的用法

    • 建築度量:夏代以“步”為長度單位,如“堂脩二七”指建築長度為十四步。
    • 農作物描述:《呂氏春秋·審時》中“其莢二七”指豆莢結出十四顆果實。
  3. 年齡指代
    南朝陳後主《東飛伯勞歌》中“年時二七”指女子十四歲未及成年(未行笄禮)。

  4. 喪葬習俗
    “二七齋”指人去世後的第十四天舉行的祭祀儀式(需結合其他文獻進一步考據)。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典籍、度量制度及文化習俗的用法,如需更詳細考證,可參考《周禮》《呂氏春秋》等原文或相關曆史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七》這個詞是指一種節氣,即二十七日。拆分部首是二和七,二的部首是二字底部,七的部首是七字底部。筆畫分别為一畫和二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曆,用來表示每個月份中的二十七日。根據繁體字的書寫,二七的寫法是「貳柒」。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二七的意義。以下是一個例句:今天是九月二十七,也是二七節氣的日子。其他相關的組詞包括二月七日、二七節、二七天等。沒有明确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與二七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