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規饬的意思、規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規饬的解釋

以正言勸誡。 明 王守仁 《教條示龍場諸生》:“諸生殆不至於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誤蹈,素無師友之講習規飭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規饬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規”與“饬”二字組合而成,具有明确的書面語色彩,多用于表達對行為、品行的約束與整饬。其核心含義如下:

  1. 規範整饬,使合乎法度禮儀

    • 釋義:指通過教導、約束或制定規範,使人的言行、事物的狀态符合既定的準則、法度或禮儀要求。
    • 字源解析:
      • 規 (guī):本義為畫圓的工具(圓規),引申為法則、準則、典範,再引申為勸告、告誡、謀劃使之合乎規範。如《說文解字》:“規,有法度也。”
      • 饬 (chì):本義為整治、整頓,使之整齊有序、嚴謹完備。如《說文解字》:“饬,緻堅也。”段玉裁注:“緻堅者,謂整治之使堅固。”引申為謹慎、命令、告誡。
    • 結合義:“規饬”強調運用規範(規)來進行整治、教導(饬),以達到端正、有序、合乎禮節的目的。常用于指對自身或他人的品德、行為進行約束和規範。
    • 書證:
      • 《明史·職官志一》載監察禦史職責:“十三道監察禦史,主察糾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而巡按則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按臨所至,必先審錄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辯之。諸祭祀壇場,省其牆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視倉庫,查算錢糧,勉勵學校,表揚善類,翦除豪蠹,以正風俗,振綱紀。凡朝會糾儀,祭祀監禮。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有大政,集阙廷預議焉。蓋六部至重,然有專司,而都察院總憲綱,惟所見聞得糾察。諸禦史糾劾,務明著實迹,開寫年月,毋虛文泛诋,讦拾細瑣。出按複命,都禦史覆劾其稱職不稱職以聞。凡禦史犯罪,加三等,有贓從重論。”(此段雖未直接出現“規饬”一詞,但詳盡描述了監察禦史通過糾察、舉劾、巡視、查核等手段來“正風俗,振綱紀”,即履行“規饬”百官與地方之責。)
      • 清代文獻中常見用“規饬”描述對官員、子弟或風氣的整頓教導,如“嚴加規饬”、“亟宜規饬”等用法。
  2. 告誡,規勸

    • 釋義:指用言語進行勸誡、教導,使人改正錯誤或避免過失,行為更加端正。
    • 用法:此義項側重于言語上的勸導和警示,是“規”字“勸告”義與“饬”字“告誡”義的結合。常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朋友之間的勸誡。
    • 示例:如“師長對其言行失當之處,屢加規饬”。

現代用法與 “規饬”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屬于較為書面化甚至帶有些許古雅色彩的詞彙。它主要強調通過規範、準則來約束、教導和整頓,以達到使對象(個人行為、組織狀态、社會風氣等)符合道德、禮法或規章制度要求的目的。其核心在于“以規範進行整治和教導”。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 (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對“規”、“饬”二字的本義、引申義及複合詞“規饬”有詳細釋義和例證,是研究漢語詞彙的權威工具書。
  2. 《辭源》 (商務印書館出版):作為一部源流并重的古漢語辭書,對“規”、“饬”的字源、古義及“規饬”一詞的古典用法有深入考釋。
  3. 《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出版):側重古代文獻中的詞彙釋義和用法,是理解“規饬”在古籍中具體語境的重要參考。
  4. 《現代漢語詞典》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出版):雖為現代漢語詞典,但對“規”、“饬”及“規饬”的現代釋義和書面語屬性有明确标注。
  5. 《王力古漢語字典》 (王力主編,中華書局出版):在字義辨析和詞義發展脈絡方面具有權威性,有助于理解“規饬”的構成與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規饬”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guī chì,其核心含義是以正直的言語進行勸誡,強調通過規範言行來引導他人遵守規則或糾正錯誤。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使用場景

  1. 教育領域:如師長對學生的教導。
    例:明代王守仁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中提到,學生犯錯可能因缺乏“師友之講習規饬”。
  2. 職場或官場:形容上級對下屬的紀律要求,如官員需“整饬紀律”。
  3. 日常規範:泛指對行為、道德的約束和引導。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如王守仁原文),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辨證論治表欵哺待察見淵魚者不祥饬表抽援垂竿藂林村廬奠分颠幹倒坤多股鵝頸翻譯官分體佛面竹傀俄詭謇黑會河水呴煦華裡緩辔回軍藿囊绛裙僥靈荊江救傷軍台炬燭诳具爛黃虀貍豆啰囌門檻稅暮紀虐戲牛馬襟裾忸忲遷墓潛升啟禀侵齧凄锵人親認賊作子申約熟事撻擊湯餅筵濤聲貼費屯剝外役頑燥穩貼相婆小家下中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