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undant personnel] 指机关中超过工作需要的人员
古设官分职,人有常守,转移执事,不可无人,故有冗员备使令。——《正字通》
捐不急,罢冗员。——《白孔六帖》
1.亦作"冗员"。
2.指无专职的散吏。
3.指多余的人员。
“冗员”指机构或组织中超出实际需求的多余人员,通常因职责不清、效率低下或历史原因导致。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或具体政策,可参考《新唐书》《金史》等文献,或查阅现代机构改革资料。
冗员是一个由“冗”和“员”两个字组成的词汇,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意义。拆分部首可以分为“冖”和“口”,其中“冖”表示盖在上面的意思,“口”则表示嘴巴。拆分笔画可以分为7画,其中“冖”部占据4画,“口”部占据3画。
“冗员”一词来源于中文的发展过程。在古代,官员的数量庞大,常常有很多是不必要的,只起到了增加负担的作用,被称为冗员。这个词汇的含义也逐渐从官员中的多余人员引申为其他领域中的无效、多余或者累赘的人员。
在繁体字中,“冗员”可以写作“冗員”。相比于简体字,“冗員”的“员”字使用了传统繁体字的写法,看上去更加复杂。
在古时汉字的写法中,“冗员”的表示形式可能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最早的写法是一个象征官员的“宀”部在上,下面是一个象征人的“人”字,表示官员中的多余人员。
这个词汇可以用于以下例句:
1. 公司为了削减成本,决定裁员解雇一些冗员。
2. 这个部门的工作很少,多出来的人都成了冗员。
与“冗员”相关的词汇还有:
组词:冗杂、冗长、冗余。
近义词:多余、无效、累赘。
反义词:有用、必要、有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