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褒的意思、榮褒的詳細解釋
榮褒的解釋
(1).盛贊。 宋 範仲淹 《南京府學生朱從道名述》:“ 朱生 振迹於盛德之下,發名於善教之始,何必 申繻 之劇論,豈異夫子之榮褒者哉!”
(2).榮顯褒揚。指地位、名譽。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徵夢·儀銘袁宗臯》:“緻位上卿一品,前後富貴者三十年而後殁,榮褒悉備,世無貶詞,可謂幸矣。”
詞語分解
- 榮的解釋 榮 (榮) ó 草木茂盛,引申為興盛:榮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榮悴(榮枯)。 受人敬重,與“辱”相對:光榮。榮升。榮譽。 “梧桐”的别稱。 草開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綠葉素榮。榮華。 姓。 枯恥辱
- 褒的解釋 褒 ǎ 贊揚,誇獎,與“貶”相對:褒獎。褒揚。褒貶。褒義詞。 衣襟寬大:褒衣博帶。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勉縣東南。亦稱“有褒”。 貶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榮褒(róng bāo)是一個複合詞,由“榮”與“褒”二字組合而成,在漢語中具有明确的書面語色彩,常用于表達對功績、德行的崇高贊譽。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字義解析
- 榮(榮)
本義指草木繁盛,引申為“顯赫”“光彩”“受人敬重”。《說文解字》釋為“桐木也”,後演變為榮譽象征,如《荀子·勸學》中“榮辱之來”強調聲譽地位。
- 褒
本義為“衣襟寬大”,引申為“嘉獎”“贊揚”。《爾雅·釋诂》注“褒,揚也”,如《漢書·王成傳》載“宣帝褒賞治績”。
二、合成詞義
榮褒指通過公開表彰賦予榮譽,強調因卓越貢獻而獲得官方或社會的高度認可。其内涵包含:
- 權威性嘉獎:多用于君主、政府或權威機構對功勳、德行的正式表彰(如《宋史·嶽飛傳》載“帝親書‘精忠嶽飛’以榮褒之”)。
- 社會聲譽提升:被褒揚者因此獲得廣泛尊敬,如《清實錄》中“榮褒節孝,以勵風俗”。
- 書面化表達:屬典雅書面語,常見于碑銘、史冊或公文(例:墓志銘“天子榮褒,谥曰忠肅”)。
三、用法特征
- 對象限制:多用于對曆史人物、忠烈、賢能的追贈或當代重大功績的表彰(如“榮褒烈士”)。
- 語義莊重:區别于普通稱贊,“榮褒”隱含制度性榮譽授予,近義詞“褒揚”側重言語嘉許,“榮膺”強調接受榮譽。
- 現代適用:當代仍用于政府勳章、榮譽稱號等場景(例:“榮褒‘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四、權威文獻佐證
- 《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光榮的褒揚”,引《南齊書·高逸傳》用例。
- 《古代漢語詞典》:标注其“以榮譽形式褒獎”的複合語義。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強調其“因功績獲得正式榮譽”的現代用法。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 王力. 《古代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榮褒”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róng bāo,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 盛贊
指對某人或某事的極力稱贊,強調高度認可。例如宋代範仲淹在《南京府學生朱從道名述》中寫道:“朱生振迹於盛德之下……豈異夫子之榮褒者哉!”
- 榮顯褒揚
表示因功績或德行獲得顯赫的榮譽和褒獎,常與地位、名譽相關。如明代沈德符《野獲編》提到“緻位上卿一品……榮褒悉備”。
二、詞源與結構
- “榮”:象征光榮、榮耀;
- “褒”:意為表揚、嘉獎。
組合後體現“因成就或美德而受到公開贊揚”的核心意義。
三、應用場景
- 曆史語境
多用于古代文獻,表彰個人功績或德行,如官員晉升、文人成就等。
- 現代用法
可擴展至對團體或個人的公開表彰,如企業獲獎、學術榮譽等。
四、相關說明
- 部分資料(如)标注拼音為“róng bǎo”,但主流權威來源均采用“róng bāo”,應以後者為準。
- 該詞兼具動詞(被褒揚)和名詞(榮譽本身)屬性,需結合語境理解。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文用例或近義詞,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
拔火罐子白玉京霸陵岸薄莫跋涉慘況唱嚎唱影廠長程日傳袋椿年德祚凍醪對勘發轫菲儀國遷皇上帝監锢肩牌徑會九僧劇痛蠟帛書爛襟襟攬權納賄糧台賃錢盲女靡勞逆濞判教偏諸飄殚前對前墳千驷愆佚齊民清呗輕悠悠傾志入林三寝撒旖旎色勃煞場山辣生友屍啟失亡守産淑着條疏桐雷香楮祥禫校比襲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