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凍醪的意思、凍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凍醪的解釋

[winter made wine] 秋後釀造、越冬後春天飲用的酒

詳細解釋

冬季釀造、及春而成的酒。亦稱春酒。 唐 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 宋 司馬光 《喜才元過洛小詩招飲》詩:“ 洛 社凍醪熟, 伊 魴絲繪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凍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說明:

一、基本含義

凍醪(拼音:dòng láo)指秋後釀造、越冬後春天飲用的酒,亦稱“春酒”。該詞由“凍”(寒冷)和“醪”(濁酒)組成,本義與冬季釀酒、春季飲用的傳統工藝相關。


二、詳細解釋

  1. 詞源與定義
    凍醪是古代一種特定季節釀造的酒類,需經過冬季低溫發酵,至春季方可飲用。例如唐代杜牧的詩句“梅引凍醪傾”,宋代司馬光詩中“洛社凍醪熟”,均指此類酒。

  2. 釀造特點
    其制作時間通常在秋末冬初,利用低溫環境緩慢發酵,使酒體更醇厚,故有“冬釀春成”之說。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詩文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凍醪(dòng lào)是指一種傳統的中國甜品,通常由黃豆或綠豆經過煮熟、磨漿、過濾等多道工序制成的豆漿,然後加入糖或蜜制成的甜汁,放入冰箱冷凍後凝固而成。以下是關于凍醪的相關内容: 1. 拆分部首和筆畫:凍醪的拆分部首是“冫”和“酉”,它們分别代表冷凍和酒,共計13個筆畫。 2. 來源:凍醪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洞冰瑣稿》中,它描述了煮熟的黃豆漿冷卻後凝固成的豆腐,也即凍醪。 3. 繁體:凍醪的繁體字為凍醪。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凍醪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凍落”,其中的“落”字是指豆渣沉澱下來的意思。 5. 例句:大夏天的,喝一碗冰涼的凍醪,非常解暑。 6. 組詞:凍醪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一些詞組,例如凍醪糕、豆漿凍醪等。 7. 近義詞:凍醪的近義詞有豆腐腦、豆腐花,它們也是由煮豆漿制成的甜品。 8. 反義詞:凍醪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希望上述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