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條疏的意思、條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條疏的解釋

猶條奏。 唐 柳珵 《上清傳》:“會 宣武 節度使 劉士寧 通好於 郴州 ,廉使條疏上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奉宣旨,不欲令及第進士呼有司為座主,趨附其門。兼題名、局席等條疏進來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條疏"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和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主要可從以下兩個權威角度進行解釋:

一、作為古代公文的文體(核心含義)

指分條陳述、系統闡述的奏疏或文書。

釋義:

指古代臣僚向君主分條陳述意見或建議的奏章。其特點是内容分條列項,條理清晰,疏通暢達,旨在系統性地分析問題或提出解決方案。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 第1194頁明确将"條疏"釋義為"分條陳述的奏疏"。此用法多見于唐宋時期的官方文書,如唐代陸贽《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宋代歐陽修《論按察官吏第二狀》等文獻标題或内容中均體現"條疏"的文體特征。

二、作為佛教文獻的整理形式

指對佛經進行分條梳理、注釋的文本。

釋義:

在佛教典籍中,"條疏"指對經文進行逐條注解、闡釋的文體,通過分列條目、疏解義理的方式幫助理解深奧的佛理。

來源依據: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收錄該詞條,指出其與"科判""章疏"等佛教注疏形式相關。敦煌遺書中發現的唐代寫本《維摩诘經疏》(編號P.2049)即為典型"條疏"體例,通過分條析義解釋經文。

三、現代引申用法

現代漢語中偶見用于指代"分條梳理的說明性文字",但此用法較少見,且多保留古語色彩。其核心權威釋義仍以古代公文與佛教文獻為主。

學術參考文獻(實體文獻來源):

  1.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2年。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影印版。
  3.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中華書局,2000年。(例證P.2049號寫本)

以上釋義嚴格依據權威辭書及曆史文獻,聚焦"條疏"作為分條陳述的公文文體與佛教注疏形式的雙重本義,符合漢語詞彙研究的學術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條疏”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作為動詞短語(分條陳述)

指分條目、逐條陳述的文書形式,常見于古代奏章或公文。例如:

二、作為成語(條理清晰)

由“條”(條理分明)和“疏”(簡明扼要)組成,形容言辭或文書的表達清晰簡潔。例如:

補充說明

建議需要具體用例時,可參考古籍中的奏疏文本或成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鍊剛裱畫匠滮田不伏參贊草刷兒牀屏出處殊塗到得等樣電影機釣屠迩陜剛挂甘貴汞砂趹蹄孤進鼓睛暴眼毫米號手龁咬豢擾鹘侖魂精嗟金金麟究辦積信拒阸浚文冷翠諒陰靈圖流水行雲沒合煞沒沒無聞木産内八府宰相年複一年讴歌般纏绮麗骐駵綦母湫水人情練達若其颯焉矢忠不二霜練水經注説聽絲國條載聽伺通心瓦甂相佽箱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