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褒的意思、荣褒的详细解释
荣褒的解释
(1).盛赞。 宋 范仲淹 《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 朱生 振迹於盛德之下,发名於善教之始,何必 申繻 之剧论,岂异夫子之荣褒者哉!”
(2).荣显褒扬。指地位、名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徵梦·仪铭袁宗皋》:“致位上卿一品,前后富贵者三十年而后殁,荣褒悉备,世无贬词,可谓幸矣。”
词语分解
- 荣的解释 荣 (榮) ó 草木茂盛,引申为兴盛:荣枯(草木盛衰,喻得意失意)。荣悴(荣枯)。 受人敬重,与“辱”相对:光荣。荣升。荣誉。 “梧桐”的别称。 草开花,亦泛指草木的花:绿叶素荣。荣华。 姓。 枯耻辱
- 褒的解释 褒 ǎ 赞扬,夸奖,与“贬”相对:褒奖。褒扬。褒贬。褒义词。 衣襟宽大:褒衣博带。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南。亦称“有褒”。 贬 笔画数:; 部首:衣;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荣褒(róng bāo)是一个复合词,由“荣”与“褒”二字组合而成,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书面语色彩,常用于表达对功绩、德行的崇高赞誉。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字义解析
- 荣(榮)
本义指草木繁盛,引申为“显赫”“光彩”“受人敬重”。《说文解字》释为“桐木也”,后演变为荣誉象征,如《荀子·劝学》中“荣辱之来”强调声誉地位。
- 褒
本义为“衣襟宽大”,引申为“嘉奖”“赞扬”。《尔雅·释诂》注“褒,扬也”,如《汉书·王成传》载“宣帝褒赏治绩”。
二、合成词义
荣褒指通过公开表彰赋予荣誉,强调因卓越贡献而获得官方或社会的高度认可。其内涵包含:
- 权威性嘉奖:多用于君主、政府或权威机构对功勋、德行的正式表彰(如《宋史·岳飞传》载“帝亲书‘精忠岳飞’以荣褒之”)。
- 社会声誉提升:被褒扬者因此获得广泛尊敬,如《清实录》中“荣褒节孝,以励风俗”。
- 书面化表达:属典雅书面语,常见于碑铭、史册或公文(例:墓志铭“天子荣褒,谥曰忠肃”)。
三、用法特征
- 对象限制:多用于对历史人物、忠烈、贤能的追赠或当代重大功绩的表彰(如“荣褒烈士”)。
- 语义庄重:区别于普通称赞,“荣褒”隐含制度性荣誉授予,近义词“褒扬”侧重言语嘉许,“荣膺”强调接受荣誉。
- 现代适用:当代仍用于政府勋章、荣誉称号等场景(例:“荣褒‘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四、权威文献佐证
- 《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光荣的褒扬”,引《南齐书·高逸传》用例。
- 《古代汉语词典》:标注其“以荣誉形式褒奖”的复合语义。
-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强调其“因功绩获得正式荣誉”的现代用法。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 王力. 《古代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荣褒”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róng bāo,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 盛赞
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力称赞,强调高度认可。例如宋代范仲淹在《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中写道:“朱生振迹於盛德之下……岂异夫子之荣褒者哉!”
- 荣显褒扬
表示因功绩或德行获得显赫的荣誉和褒奖,常与地位、名誉相关。如明代沈德符《野获编》提到“致位上卿一品……荣褒悉备”。
二、词源与结构
- “荣”:象征光荣、荣耀;
- “褒”:意为表扬、嘉奖。
组合后体现“因成就或美德而受到公开赞扬”的核心意义。
三、应用场景
- 历史语境
多用于古代文献,表彰个人功绩或德行,如官员晋升、文人成就等。
- 现代用法
可扩展至对团体或个人的公开表彰,如企业获奖、学术荣誉等。
四、相关说明
- 部分资料(如)标注拼音为“róng bǎo”,但主流权威来源均采用“róng bāo”,应以后者为准。
- 该词兼具动词(被褒扬)和名词(荣誉本身)属性,需结合语境理解。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文用例或近义词,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数据库。
别人正在浏览...
白硃砂边糈惭悸超群臣节宠锡遄征箠辔刺请大发雷霆大杂院电采独竪一帜饿殍放任风貌分组浮碧覆蔽府厅干名采誉格范钩较国有企业海军呢昏烦火力兼程并进金谷园九年面壁刊出苦熬酷愤累封雷霆两雁随车劣质卖饼家昧蔽麪牀免赦妙远谋夕木榜拿鸭子能着旁妇谱注齐步七贵三公囚执权竖驱合桑榆暮省径踏雪马挑谑遗贼谢时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