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僧的意思、九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僧的解釋

(1).指 宋 初 惠崇 等九個和尚。他們以詩聞名于世,時號“九僧”。有合集《九僧詩》。《宋史·藝文志八》:“九僧為 淮南 惠崇 、 劍南 希書 、 金華 保暹 、 南越 文兆 、 天台 行肇 、 汝州 簡長 、 青城 維鳳 、 江東 宇昭 、 峨眉 懷古 。”

(2).佛教舉行 * 會時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導師、咒願師、呗師、散花師、梵音師、錫杖師、引頭、堂達和衲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九僧”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曆史與宗教背景進行區分:

一、宋代詩僧群體

指北宋初年以惠崇為首的九位詩僧,因詩歌成就聞名于世,合稱“九僧”。他們的作品被收錄于《九僧詩》合集,成員包括:

  1. 淮南惠崇(善畫工詩)
  2. 劍南希晝
  3. 金華保暹
  4. 南越文兆
  5. 天台行肇
  6. 汝州簡長
  7. 青城惟鳳
  8. 江東宇昭
  9. 峨眉懷古

該群體以山水田園詩見長,風格清冷孤寂,注重煉字,但題材相對狹窄,被歐陽修評價為“其集已亡,今人多不知有所謂九僧者矣”(《六一詩話》)。


二、佛教法會職司

在佛教大型法會中,“九僧”特指九種司職僧人,各司特定儀軌:

  1. 導師:主持法會流程
  2. 咒願師:誦念祈願經文
  3. 呗師:領唱梵呗
  4. 散花師:執掌供花儀式
  5. 梵音師:負責音律協調
  6. 錫杖師:持錫杖維持秩序
  7. 引頭:引領隊列行進
  8. 堂達:殿堂事務協調
  9. 衲衆:普通參禮僧衆代表

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文獻(如)提及“九僧”被引申為形容數量衆多,此屬文學化引申義,非本義。若需考證原始記載,可參考《宋史·藝文志》與佛教《百丈清規》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僧解析

九僧,是一個漢字詞語,兼有名詞和動詞的功能。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九僧的部首是“人”,筆畫數為12劃。

來源

九僧這個詞來源于佛教文化,它原指一位佛教寺廟中的僧人。後來在漢字語境中演變為指多位僧人或僧侶群體的意思。

繁體

九僧的繁體寫法為「九僧」,與簡體寫法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九僧的字形與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區别。

例句

1. 佛教寺廟裡有九僧修行。
2. 九僧圍坐在一起,默默念誦經文。

組詞

九僧沒有常見的組詞搭配,通常單獨出現。

近義詞

1. 僧侶
2. 修行者
3. 和尚

反義詞

俗家人(非僧侶身份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