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池,曲折迂回的池塘。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沖覺寺》:“斜峰入牖,曲沼環堂,樹響飛嚶。”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閱古南園》:“危峯穩石,淺灣曲沼。” 清 王韬 《淞隱漫錄·茝蔚山莊》:“即泛畫舸,蕩蘭槳,采蓮花,摘菱芡,亦總不出方塘曲沼之間。”
“曲沼”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曲折迂回的池塘,多用于描繪園林或自然景觀中的水體形态。其核心特征在于“曲”,強調池岸線條的蜿蜒與層次感。
“曲沼”不僅是自然景觀的描寫,更承載了傳統園林藝術的審美意趣。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可參考《洛陽伽藍記》《四朝聞見錄》等文獻。
《曲沼》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本義為彎曲的湖泊或水塘。
曲(音qū)的部首是曰,總筆畫數為6;沼(音zhǎo)的部首是水,總筆畫數為8。
《曲沼》一詞最早見于《楚辭·招魂》篇,其用法主要為修辭手法或者描繪景物的描述。
《曲沼》的繁體字為「曲沼」,其書寫形式為繁體的漢字形式。
在古時候,曲沼的漢字寫法和現代大緻相同,沒有明顯差異。
1. 江南風光如畫,曲沼婉轉蜿蜒,令人流連忘返。
2. 溫暖的陽光灑在曲沼上,映照出一片金黃色的光芒。
3. 曲沼的湖面波光粼粼,宛如一面鏡子反射着天空的美麗。
1. 曲水:彎曲的河流。
2. 湖沼:泛指湖泊和水塘。
3. 沼澤:泥濘濕地,多為潮濕的低窪地帶。
1. 彎湖:彎曲的湖泊。
2. 彎水:彎曲的水道或河流。
3. 曲徑:彎曲的小路。
1. 直沼:直線形狀的湖泊或水塘。
2. 直徑:筆直的小徑或道路。
3. 直水:筆直的河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