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掊的意思、鋤掊的詳細解釋
鋤掊的解釋
以鋤刨坑。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栀子》:“亦有鋤掊而掩種者,子科大而易料理。” 缪啟愉 校釋:“‘掊’,即今‘刨’字。‘鋤掊而掩種’,就是刨坑點播,再覆上土。”
詞語分解
- 鋤的解釋 鋤 (鋤) ú 弄松土地及除草的工具:鋤頭。鐵鋤。 耪,弄松土地及除草:鋤草。鋤耘。鋤地。 鏟除:鋤奸。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掊的解釋 掊 ǒ 抨擊:掊擊。 破開,剖:掊鬥(弖 )折衡(毀棄鬥和秤)。 掊 ó 用手扒土。 聚斂:掊斂。掊聚。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鋤掊”是一個古代農事相關的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chú póu
- 釋義:指用鋤頭刨坑的動作,常用于播種或掩種。例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栀子》中提到:“鋤掊而掩種者,子科大而易料理”,即通過刨坑點播種子後覆土。
2.詞源與用法
- “掊”的含義:通“刨”,即挖掘、翻土的動作。結合“鋤”這一農具,整體表示以鋤頭進行刨坑的農事操作。
- 應用場景:主要用于古代農業文獻中,描述播種前的土地準備工作。
3.相關辨析
- 與“鋤耰”的區别:“鋤耰”泛指鋤頭和碎土工具(耰),或代指耕作(如《過秦論》中的“鋤耰棘矜”),而“鋤掊”更強調刨坑這一具體動作。
4.現代延伸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農史研究領域。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齊民要術》等農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鋤掊】一詞的意思是指用于耕作和除草的農具。它可以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钅”和“手”,其中“钅”表示金屬,而“手”則表示工具。它的筆畫數為12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一直沿用至今。
【鋤掊】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鋤掊。古時漢字的寫法是有所不同的,鋤字的古代寫法多為“耡”或“鉏”,而掊字的古代寫法則是“拋”或“拋掊”。
例句:
1. 他手裡提着鋤掊,忙碌地在田地裡耕作。
2. 農民都習慣用鋤掊來除草,這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方法。
相關的組詞可以包括:鋤地、鋤頭、掊土、掊風等。與鋤掊相近義的詞語有耒、耢,相反義的詞語可以是相關的生活用品,如刀、錘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