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痛繩的意思、痛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痛繩的解釋

嚴厲地制裁。《史記·酷吏列傳》:“百姓不安其生,騷動,縣官所興,未獲其利,姦吏并侵漁,於是痛繩以罪。” 唐 元稹 《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其本判官及諸州刺史等……但受節将指撝,不懼朝廷典憲,共為蒙蔽,皆合痛繩。” 金 元好問 《登封令薛侯去思頌》:“禁人有犯,薄示之辱,教以改過而已;至於老姦宿惡不可以情用者,深治而痛繩之,終不以為誇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痛繩”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嚴厲約束或制裁”。根據《漢語大詞典》,該詞由“痛”(表程度深、徹底)和“繩”(原指木工取直的墨線,引申為準則、約束)組合而成,多用于描述對錯誤行為或違法現象采取嚴格管束,例如:“為政者當痛繩貪腐,以正綱紀。”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說文解字》中“繩”部記載:“繩,索也,從糸,蠅省聲”,本義為繩索,後衍生出“糾正”“法度”等抽象義項,如《史記·樂書》有“王道備,人事浃,而刑罰繩”的用法。結合“痛”的副詞性強化功能,“痛繩”一詞在明清文獻中逐漸形成,如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提及“痛繩贓吏,以儆官邪”。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屬于書面語體,常見于法律、政治語境,近義詞包括“嚴懲”“重責”。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其用法需搭配具體對象,強調處置的果斷性與嚴肅性,例如:“司法機關痛繩黑惡勢力,維護社會安定。”

網絡擴展解釋

“痛繩”是一個漢語成語,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權威來源和文獻進行辨析:

一、主要含義:嚴厲地制裁

根據《史記》《元稹奏狀》等古籍記載,“痛繩”原指用嚴格的法律或制度進行制裁,強調對違法行為的懲戒。例如:

二、其他解釋:形容内心痛苦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内心痛苦或悲傷”,如失去親人時的感受。但此釋義缺乏古籍文獻支撐,可能與原意存在偏差,需謹慎使用。

三、詞源解析

“繩”本指木工墨線,引申為“标準、法度”,“痛”表程度深,組合後強調依标準嚴懲,而非字面的“痛苦之繩”。

建議:

在正式語境或古籍閱讀中,應采用“嚴厲制裁”之義;若遇到現代引申用法,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阿哥挨家挨戶遨賞百揆崩漏差稅鸱鴉嗜鼠俦伴竄削丹唇盜械大氣保溫效應疊躍東丹抖搜鹗顧額門反膺法自君出分攜共享稅構通關醼貴功貴庾海況和扁賀廈禍譴火硝護養講匠錦工鏡像金蕊棘闱廊廟材攬辔才翴翴連群緑英梅馬鄧謀私内羞錢額凄飈情境欽欽曆曆撒鹽觞次豕屠稅邑私拷頭風屯溜子違歡象牙牌仙毫崄遠些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