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屈膝的意思、屈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屈膝的解釋

(1) [kneel]∶跪下或跪倒

對穹廬以屈膝。——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屈膝下拜

(2) [go down on one’s knees]∶比喻屈服

屈膝投降

(3) [knee]∶膝蓋

悄悄去屈膝邊拔出刀來,三四刀搠死了。——《水浒傳》

詳細解釋

(1).下跪。《淮南子·氾論訓》:“夫君臣之接,屈膝卑拜,以相尊禮也。”

(2).引申為投降、屈服。《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交臂受事,屈膝請和。” 明 宋濂 《元故湖州路德清縣尹陳府君墓銘》:“僞帥不覺屈膝,城遂來歸。” 魯迅 《書信集·緻韋素園》:“‘學者’屈膝于銀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難受。”

(3).護膝。《水浒傳》第四五回:“﹝ 海闍黎 ﹞被 石秀 都剝了衣裳,赤條條不著一絲,悄悄去屈膝邊拔出刀來,三四刀搠死了。”

(4).即屈戌。門窗、櫥櫃和屏風上的環紐、搭扣。 北周 庾信 《燈賦》:“舒屈膝之屏風,掩芙蓉之行障。” 唐 李賀 《宮娃歌》:“啼蛄弔月鈎闌下,屈膝銅舖鎖 阿甄 。” 明 周祈 《名義考·物部》:“門環雙曰金鋪,單曰屈膝。”參見“ 屈戌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屈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下跪動作
    指膝蓋彎曲跪下的行為,例如古文中“對穹廬以屈膝”(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表示對他人或事物的恭敬或屈服。

  2. 膝蓋部位
    字面指人體膝蓋,如《水浒傳》中“屈膝邊拔出刀來”的描述,強調動作發生的身體位置。

二、引申含義

  1. 象征屈服或投降
    比喻因壓力、脅迫而放棄立場,如“屈膝投降”。這一用法常見于曆史或文學語境,例如《三國演義》中“不屈膝于他人也”的氣節表述。

  2. 卑躬屈膝的貶義用法
    常與“卑躬”連用,形容毫無尊嚴地讨好他人,例如“卑躬屈膝地請求幫助”。

三、其他含義

  1. 古代器物名稱
    指門窗的環扣(屈戌),如唐代李賀詩句“屈膝銅鋪鎖阿甄”中的用法。此為古漢語中的特殊詞義,現代較少使用。

四、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與陳伯之書》《三國演義》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屈膝

屈膝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彎曲膝蓋或跪下。它的拆分部首是屍和月,分别表示肉體和肉。它總共有12個筆畫。

屈膝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一書中,用來形容人們臣服或表達恭敬的心情。在古代,人們常常在朝拜神明、向君主請安、表達忠誠等場合屈膝。

在繁體字中,屈膝的寫法是「屈膝」,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中,屈膝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的寫法是「屈zhi膝」,其中「zhi」是額外添加的一個字,用來表示膝蓋。這樣的寫法突出了膝蓋的形象。

以下是屈膝在句子中的例句:

  1. 他在跳舞時屈膝,展示出優雅的姿勢。
  2. 面對失敗,我們不應該屈膝,而應該堅持下去。

與屈膝相關的組詞有:屈服、膝蓋、屈從等。

屈膝的近義詞包括:跪下、彎腰等。

屈膝的反義詞是:伸直、站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