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吳承恩的意思、吳承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吳承恩的解釋

[Wu Chengen] (約1500—約1582)。明朝文學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家庭貧寒。自幼喜愛野言稗史。博覽群書。他根據民間流傳的唐僧取經故事和有關話本、雜劇,寫成著名長篇小說《西遊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吳承恩(約1500年—約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代著名文學家,以創作長篇小說《西遊記》聞名于世。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析其生平與意義:

一、基本信息

二、生平經曆

  1. 早年才華:自幼聰慧,博覽群書,擅長詩文書畫,尤愛神話志怪類書籍,如《酉陽雜俎》等,為《西遊記》創作奠定基礎。
  2. 科舉失意:多次參加鄉試未中,46歲仍未被朝廷選任,直至62歲才補為歲貢生,任浙江長興縣丞,後因官場誣陷辭官。
  3. 晚年創作:晚年歸隱故裡,完成《西遊記》并編訂《射陽先生存稿》等作品。

三、文學成就

四、文化意義

吳承恩被視為“懷才不遇”的典型文人。其經曆反映了明代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影響,而《西遊記》則通過神魔故事隱喻社會現實,影響深遠(注:成語“吳承恩”形容有才難展的說法見于非權威資料,需謹慎引用)。

五、争議與考據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文獻或《淮安府志》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吳承恩

“吳承恩”是一個名字,也是一個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吳”、“承”和“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漢字“吳”的部首是口,它由五筆構成:“吉”、“鹹”、“號”、“幾”、“口”。漢字“承”的部首是手,它由八筆構成:“予”、“弋”、“扌”、“支”、“攴”、“攵”、“叉”、“又”。漢字“恩”的部首是心,它由十筆構成:“忄”、“丢”、“丨”、“冄”、“心”、“尹”、“蔔”、“廠”、“汀”、“又”。

來源

漢字“吳承恩”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名著《西遊記》中的主要作者吳承恩。吳承恩是明代的一位文學家,他創作了這部擁有世界影響力的長篇小說。

繁體

在繁體字中,“吳承恩”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漢字“吳”有多種不同的變體,但其基本形狀保持一緻。漢字“承”和“恩”也有一些簡化的變體,但整體結構與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吳承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

2. 聽說吳承恩是這篇小說的作者。

3. 他的筆名借用了吳承恩的名字。

組詞

吳氏、承認、恩澤、恩人、承辦、承載、恩惠、恩德。

近義詞

吳宏、吳泰、吳光、吳越。

反義詞

不遜、吳早、吳後、吳得、吳京。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