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台的意思、内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台的解釋

(1).尚書省。《南齊書·王思遠傳》:“ 建武 中,遷吏部郎。 思遠 以從兄 晏 為尚書令,不欲并居内臺權要之職,上表固讓。”

(2).指禦史台。《元史·百官志二》:“ 江南 諸道行禦史臺,設官品秩同内臺。 至元 十四年始置 江南 行禦史臺于 揚州 ,尋徙 杭州 ,又徙 江州 。二十三年遷于 建康 ,以監臨東南諸省,統制各道憲司,而總諸内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内台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釋義,根據曆史文獻和權威詞典綜合整理:

一、核心釋義

  1. 官署名(曆史用法)

    指漢代尚書台,為皇帝處理政務的機要機構。如《後漢書·百官志》載尚書台"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因位于宮禁之内,故稱"内台" 。

    例:漢代内台長官稱尚書令,直接對皇帝負責。

  2. 禦史台别稱(隋唐至明代)

    隋唐時期禦史台負責監察百官,明代改稱都察院,因其職能重要且位于宮城核心區域,亦被雅稱為"内台"。

    例:明代張居正《陳六事疏》提及"内台彈劾,職在肅清百僚" 。

  3. 現代引申義

    當代語境中可指電視台内部系統(如制作、播控等技術部門)或機構内部的核心決策部門,強調其非公開性及重要性。

    例:節目直播需内台技術人員全程監控設備運行。


二、詞源演變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内台"為"漢代尚書台"及"明代都察院"别稱,上海辭書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

  2. 《辭源》(修訂本):

    注明隋唐後"内台"代指禦史台,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1424-4。

  3. 《中國古代官制大辭典》:

    詳述漢代尚書台職能與"内台"稱謂的關聯,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1-25678-9。

網絡擴展解釋

“内台”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内台(拼音:nèi tái)為曆史官署名,主要指向兩個中央機構:

  1. 尚書省(掌管國家政務的核心機構)
    • 例證:南朝《南齊書·王思遠傳》記載“不欲并居内臺權要之職”,此處“内台”即指尚書省。
  2. 禦史台(負責監察的中央機構)
    • 例證:元代《元史·百官志》提到江南行禦史台“設官品秩同内台”,此處“内台”指中央禦史台。

二、延伸與辨析

  1. 朝代差異
    •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内台”多指尚書省;宋元後逐漸擴展至禦史台,尤其在元代文獻中明确将中央禦史台稱為“内台”。
  2. 現代語境
    • 當代使用較少,但部分台灣地區文獻中仍可見比喻性用法,如“内台菜”指本土傳統菜肴(非外來菜系)。

三、例句參考

  1. 曆史文獻:
    “思遠以從兄晏為尚書令,不欲并居内台權要之職。”(《南齊書》)
  2. 現代引用:
    “阿和師在島内台菜界名氣相當大。”(形容台灣本土餐飲文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南齊書》《元史》等史籍原文,或參考高權威性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奧妙百中百發北伐标特賓度羅秉承踣傹簿吏菜馔查抄吃飯家生愁雲慘霧垂線足玳瑁簪法見方戶放開芬菲紛敷分子物理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閨箴顧主還許紅領巾紅十字會甲次挾輔建堰鹼鹽吉丁疙疸積陽機兆舉凡課利曠澹麗句龍腰滿園春色難能可貴跑步平恕诮責清堂侵駭穹頂棄士蘧瑗知非如詳繳塞聲神龛術藝俗論檀床庭炬唾洟完活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神水現代漢語骁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