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劬録的意思、劬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劬録的解釋

亦作“劬祿”。勤勞;勞苦。《淮南子·主術訓》:“仁以為質,智以行之。兩者為本,而加之以勇力辯慧、捷疾劬録、巧敏遲利、聰明審察,盡衆益也。”《淮南子·泰族訓》:“雖察慧捷巧,劬祿疾力,不免於亂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劬録是一個古雅且較少使用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勞苦、勤勞的狀态或樣子。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

  1. 字義解析與構詞:

    • 劬 (qú): 本義指勞苦、勤勞。《說文解字》釋為“勞也”。常出現在“劬勞”一詞中,形容辛勤勞苦,尤指父母養育子女的辛勞(如《詩經·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 録 (lù): 此處通“勞”(勞)。在古漢語中,“録”有“抄寫”、“記載”等義,但在“劬録”一詞中,它假借為“勞”,取其“辛勞、費力”之意。這種通假現象在古代文獻中可見。
    • 劬録: 由兩個表示“勞苦”意義的字組合而成,屬于同義複合詞,強調辛勤勞苦的狀态或樣子。
  2. 詞典釋義與文獻依據:

    • 《漢語大詞典》 對“劬録”的釋義為:“勞苦;勤勞。” 并引用了漢代揚雄《方言》卷十二的注疏作為書證:“劬録,猶‘劬勞’也。” 這表明“劬録”與更常見的“劬勞”意義相近,都表示辛勤勞苦。
    • 《漢語大字典》 在“録”字條目下,指出其可通“勞”,并引用了《方言》卷十二的郭璞注:“劬録,亦‘劬勞’也。” 這再次确認了“劬録”與“劬勞”的等同關系。
    • 《辭源》(修訂本) 在解釋“劬”字時,也提及“劬録”一詞,釋義為“勞苦”,并引用《方言》及郭璞注作為依據。
  3. 用法與特點:

    • 詞性: 形容詞,描述人或事物處于勞苦的狀态。
    • 語境: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較文雅的語境中,現代漢語已極少使用。“劬勞”是其更常見的同義詞。
    • 強調點: 側重于描述辛勤勞苦本身的狀态或外貌,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

“劬録”是一個古語詞,意為勞苦、勤勞。它由“劬”(勞苦)和通假為“勞”的“録”組合而成,屬于同義複合詞。其含義與“劬勞”基本相同,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用以形容人或事物辛勤勞苦的樣子或狀态。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字典》、《辭源》均收錄此詞并作此解,其釋義可追溯至漢代揚雄《方言》及郭璞的注疏。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 (線上版可參考: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 - 需機構權限或檢索具體條目)
  2. 《漢語大字典》 (第二版) (線上資源可參考:漢典 等,但需核對權威紙質版或授權數據庫)
  3.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出版) (線上資源可參考:國學大師 等,但需核對權威紙質版)

網絡擴展解釋

“劬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詞義解析

  1. 核心含義
    指“勤勞;勞苦”,強調辛勤勞作的狀态。例如《淮南子》中“捷疾劬録”形容敏捷勤苦()。

  2. 異體寫法
    亦作“劬祿”,二者為同詞異形()。

文獻例證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語境,可參考《淮南子》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白麻子百忍成金半罐水班聲辯護士敝膝裁慎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刹手鐧辭緻丹雞抵命東表惇史飛鳳靴佛海骨盧槌孩稚好景不常黑白黑古東洪赫歡蹦亂跳虺豺昏德計無所出決滞力争馬搭子脈縷面觸明台拿準陪輿髼頭偏宮前倨後恭傾動清捷輕溜請準氣食牛訖已群牧判官容标砂糖魚兒石峯使眼色纾回宋人躺櫃通勤車投充吐根徒勞往返王載相慕崄岨先逝小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