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先行。《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王師首路,威風先逝。” 呂延濟 注:“逝,往也。”
(2).先逝世。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此驩之人,孰先殞越?何寤夫子,果乃先逝!”
“先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境與現代用法進行闡釋,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意義:
“先逝”指“先行逝去”或“先于他人離世”,強調時間上的先後順序。
示例:
“親友先逝,令人痛惜。”
(指親友比自己更早離世。)
《漢語大詞典》釋義
明确收錄“先逝”為“先死”之義,屬書面用語。其例證可追溯至古典文獻:
《楚辭·九章·惜往日》:“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諒聰不明而蔽壅兮,使讒谀而日得……先故 既沒,後何述焉?”
(注:“先故”即“先逝的故舊”,指早逝的賢臣。此處“先逝”隱含對忠良早亡的痛惜。)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第1卷,第1087頁。
《現代漢語詞典》補充
雖未直接收錄“先逝”詞條,但“逝”字釋義包含“逝世”(死亡)的現代用法,印證“先逝”的語義邏輯。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版),第1184頁。
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收錄古漢語詞彙及典故,釋義嚴謹。
國家權威機構編纂,規範現代漢語用法。
先秦文獻,為“先逝”的古典用例提供原典依據。
(注:因古籍原文需紙質書查證,此處未提供電子鍊接;現代詞典可通過官方出版社官網或圖書館數據庫獲取。)
“先逝”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先行
指在時間或行動上早于他人出發或完成。
文獻出處:
《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中提到“王師首路,威風先逝”,呂延濟注解為“逝,往也”。
示例:常用于描述軍隊、團隊中率先行動的情景。
先逝世
指某人比他人更早離世。
文獻出處:
三國魏曹植《王仲宣诔》中寫道“何寤夫子,果乃先逝”,表達對逝者的哀悼。
示例:如“痛悼先逝的愛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文選》或曹植文集等古籍。
矮奴長秋誠然愁胡穿敗打擂台淡菜盜夥吊毛遞加鼎足而三帝寝多務赴官狗偷關役軌承寒花晚節颢汗諱忌講治煎爍角口激伶積墨精麗金镂鞍齑鹽自守碅磳慷慨悲歌瞉霿闊陿來贶勞動對象連明達夜理匦使漓俗漏盡更闌露網胪叙碼錢馬厮默揣鬧腔盤跚破爛不堪嬛嬛緧縮三尹書櫃吮墨逃行頑磁枉然紋縠五味夏蟲饷生枭狼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