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容風度。 明 葉憲祖 《鸾鎞記·閨詠》:“新來略覺損容标,剩把閒情付彩毫。吟詩生怕及夭桃,幾番盼殺 張京兆 ,翠黛留将嬾自描。”
“容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如下:
儀容風度
指人的外貌、舉止和整體氣質,強調符合社會禮儀規範。例如明代戲曲《鸾鎞記》中“新來略覺損容标”即描述儀态變化。
容貌符合标準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容貌或形象達到某種規範,常用于誇獎他人外表得體或提醒注重形象管理。
在姓名學中,“容标”被賦予吉祥寓意:
不同來源對“容标”是否為成語存在差異,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語辭海》或《查字典》等工具書。
《容标》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它可以用作名詞,形容動詞,或者是表示感歎的詞語。作為名詞,它可以指代一個标志物,一個特征或者一個标記。作為形容動詞,它可以表示接納或容忍。作為感歎詞,它則可以表達驚訝或敬佩的情感。
《容标》這個詞的部首是“口”,部首數是1。在漢字中,它的總筆畫數為10。
《容标》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衛風·木瓜》一詩中。它後來也在其他古代文獻中有所出現,并逐漸成為一個常用的詞彙。
《容标》的繁體字是「容標」。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容标》在古體字中的寫法是「㫃標」。
1. 他的笑容成為了他的标志,展現出了他的獨特個性和魅力。
2. 老師對學生們的錯誤非常寬容,他從不對他們發脾氣。
3. 容标!我簡直不敢相信你居然做到了這麼大的成就!
1. 容器
2. 容忍
3. 容貌
4. 容納
5. 耐心
1. 标志
2. 特征
3. 标記
4. 符號
5. 表征
1. 突破
2. 改變
3. 脫離
4. 擺脫
5. 變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