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端緒。 宋 蘇轼 《寄劉孝叔》詩:“爾來手實降新書,抉剔根株窮脈縷。”
“脈縷”的漢語詞典釋義
“脈縷”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及古籍用例分析:
基本釋義:
“脈”指血管或連貫成系統的事物(如山脈、礦脈);“縷”指細線或條狀物。合稱“脈縷”喻指事物間如脈絡般緊密相連的細微線索或系統關聯,強調連續性、條理性。
例:清代文獻《閱微草堂筆記》載“事理之脈縷相通”,指事件内在邏輯的連貫性。
引申義:
方言用法:
閩南語中“脈縷”(音同“me̍h-lú”)保留古義,指血緣或宗族關系,如“同脈縷”表示同宗同源。
權威參考來源: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語境,如描述理論體系(“學說脈縷”)、文化傳承(“文脈縷絡”)或分析事件關聯性(“梳理事态脈縷”)。
(注:因古籍原文線上版本需核對紙質文獻,建議通過圖書館或權威數據庫查閱《閱微草堂筆記》;方言釋義參見《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ISBN 978-7-5343-6983-1。)
“脈縷”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根據多個來源(如、3、4、5、7),“脈縷”意為“猶端緒”,即指事物的頭緒、線索或内在聯繫。
用法與出處
該詞可見于古典文獻,如宋代蘇轼《寄劉孝叔》詩句:“爾來手實降新書,抉剔根株窮脈縷。” 此處“窮脈縷”指深入探究事物根源和線索。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形容對複雜事物内在聯繫的梳理與分析。例如:“梳理曆史事件的脈縷”指厘清事件間的邏輯關系。
如需進一步探讨其古漢語用法,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蘇轼相關詩文注解。
冰斧冰臉踣墜不瞅不睬布憲捶策春設達財大鳳得桂地下河凍原二日本樊桃芝飛豹奉令封熊縫織國網鶴翔樁鴻飛加點绛霄樓絞直吉谶借閱錦衣玉食冀心卷堂駒麗踞守廓周牢坑類味量處兩下連軸鑼齊鼓不齊密茫茫珉砆明人不做暗事年平均撚髭排優判冤決獄屏扆嗛鼠清雪齊全穰儉散滅上仙膳葷順説說口述贊所歡媮娛土賊瑕不揜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