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訖已的意思、訖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訖已的解釋

完畢。《涅槃經》卷中:“世尊即便入河洗浴,洗浴訖已,共比丘僧坐於河側。”《長阿含經》卷六:“時王即勑左右使收繫之,聲鼓唱令,遍諸街巷,訖已,載之出城,刑於曠野。”《付法藏因緣傳》卷二:“造經行處,及門樓屋,其事訖已,告 阿難 曰:‘汝為財施,最大希有,今復宜當,作於法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訖已”的漢語詞典釋義

“訖已”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訖”和“已”兩個單字構成,均表“完結”之義,強調動作或狀态的徹底終止。

  1. 基本釋義

    • 訖:《說文解字》釋為“止也”,指事物或行為的終止,如“言訖”即“說完”(參考《漢語大詞典》)。
    • 已:《廣雅》注“訖也”,多用于時間或動作的結束,如“争論不已”(參考《古代漢語虛詞詞典》)。

      二字連用,多見于古籍,表示“完全結束”,例如《漢書·王莽傳》載:“事訖已,當奏。”

  2. 用法分析

    • 語法功能:作謂語或補語,常與表示事件的詞語搭配,如“戰事訖已”“文書訖已”。
    • 語體特征:屬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被“完畢”“結束”等替代,僅存于仿古文本或特定學術讨論中。
  3. 文獻參考

    •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3版,第1024頁“訖”字條。
    •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中華書局),第56頁“已”字釋義。

(注:因古籍原典無直接網絡公開鍊接,引用來源為紙質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訖已”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表示“完畢、完結”的含義,常見于古典文獻或佛經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訖”指終結、完成,“已”表示動作結束,組合後強調某一行為或過程已完全結束。例如:

    • 《涅槃經》記載:“洗浴訖已,共比丘僧坐於河側”,即“洗浴完畢,與僧人們坐在河邊”。
    • 《長阿含經》提到“訖已,載之出城”,意為“完成後将其押送出城”。
  2. 結構特點
    “訖已”通常接在動詞後,構成“動詞+訖已”的句式,表示該動作的徹底完成。例如“付訖”指款項交清,“解訖”指事項解決完畢。


使用場景


相關詞語


“訖已”是一個帶有古典色彩的詞語,核心含義為“完成”,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現代使用時可參考類似詞彙(如“完畢”“完結”),但需注意其書面語屬性。如需深入研究,建議查閱佛經原文或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隘絕半百抱神鼻梁鄙識鼻息肉蒼勁嘗麥長信宮楚劇春帖子聰穎寸産帶擋達順點正法環風從響應焚灼覆獄甘膳勾闌含煦鴻胪正鴻運花狸狐哨蝗災湖蕩渾帳奬遇交心酒警角九間朝殿九姓勞什子略盡良種曆訪泠洌林下風緻六飲侶行馬騌冥彊母性辇毂下籤筒忍屑日虧如堕五裡霧中扇地讪詈水牌熟末素屏風宿因梯愚入聖外典誣服諧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