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公共關系活動及其規律的學科。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主要研究内容有:公共關系的性質、構成要素和職能目标,公關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效應,公共關系的應用與務實技術等。
公共關系學是研究組織與公衆之間傳播溝通規律及策略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其核心内容可歸納為以下五個方面:
1. 學科性質與發展背景 公共關系學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屬于管理學門類下的公共管理類專業。它融合了傳播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理論,具有顯著的應用性特征,旨在通過傳播手段協調組織與公衆的利益關系。
2. 核心三要素 •主體:社會組織(如企業、政府機構),需具備應變能力和傳播意識 •客體:公衆群體,具有動态性和多樣性特征 •中介:信息傳播,包含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多種媒介形态
3. 主要職能 • 形象管理:塑造組織品牌形象,提升公信力 • 關系協調:處理政府關系、媒體關系及危機公關 • 戰略傳播:制定整合傳播策略,優化信息傳遞效果 (區别于單向宣傳和商業廣告的雙向互動特性)
4. 應用領域 涵蓋政府形象建設、企業品牌推廣、國際關系維護三大方向,涉及輿情監測、活動策劃、危機處理等實務操作。
5. 人才培養目标 專業教育側重培養具備系統理論知識的管理型人才,要求掌握傳播策劃、輿情分析、外交溝通等核心技能,畢業生可獲管理學學士學位。
該學科在我國的發展與改革開放進程密切相關,當前已形成包含本科至碩士的完整培養體系。如需了解具體課程設置或曆史沿革,可查閱高校專業指南等權威資料。
公共關系學是指研究組織與其公衆之間關系的學科,也叫做公關學。它研究和處理組織在不同社會環境中所面臨的公衆溝通問題,旨在建立和維護良好的組織形象和聲譽。
公共關系學的拆分部首是「立」,筆畫數為5畫。
「公共關系學」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西方,表示與公衆相關的關系研究和管理。
「公共關係學」是「公共關系學」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公共關系學」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顯著差異。
1. 公共關系學研究如何有效地與公衆進行溝通和互動。
2. 她擁有公共關系學專業的學位,可以在企業中負責管理組織與公衆的關系。
公共關系學可以組成其他相關詞彙,如:
1. 公共關系管理
2. 公共關系活動
3. 公共關系戰略
公共關系學的近義詞包括:
1. 公衆關系學
2. 傳播學
公共關系學的反義詞可以是:
1. 溝通障礙
2. 信息閉塞
3. 形象破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