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鼓吹詞的意思、鼓吹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鼓吹詞的解釋

鼓吹曲的歌詞。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詩序:“伏維 漢 魏 以來,代有鐃歌鼓吹詞…… 漢 歌詞不明紀功德; 魏 晉 歌,功德具。今臣竊取 魏 晉 義,用 漢 篇數,為 唐 鐃歌鼓吹曲十二篇。” 元 柳貫 《次伯長待制韻送王繼學修撰馬伯庸應奉扈從上京》之一:“三辰上應旂斿象,六樂中陳鼓吹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鼓吹詞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特殊文體,最初指軍樂歌辭,後演變為宮廷儀式或歌功頌德的韻文。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本義:軍樂演奏的歌詞

漢代樂府中,"鼓吹"指用鼓、箫、笳等樂器演奏的軍樂,代表曲目如《铙歌十八曲》。其歌詞多記錄戰陣之事,風格雄壯。如《樂府詩集》載:"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軍樂也。"(來源: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十六)


二、文體引申:儀式頌贊韻文

魏晉後發展為宮廷典禮專用文體,内容以頌揚帝王功德為主。劉勰《文心雕龍·樂府》稱:"鼓吹铙歌,恺樂之至也",指出其"述功德、彰威儀"的功能(來源:劉勰《文心雕龍》卷七)。代表作如陸機《鼓吹賦》描寫儀仗盛況。


三、現代轉義:宣傳性文辭

現代漢語中,"鼓吹"引申為宣傳主張的言論,但作為文體術語仍保留古典含義。《漢語大詞典》定義為:"古代軍中的一種樂歌。後泛指宣揚某種主張或思想的文辭。"(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12卷)


權威參考來源說明:

因古代文獻無直接網絡公開鍊接,依據學術規範引用如下原始文獻:

  1. 郭茂倩《樂府詩集》(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劉勰《文心雕龍》(範文瀾注本)
  3. 羅竹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查閱完整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鼓吹詞”是古代與樂曲相關的文學形式,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鼓吹詞指鼓吹曲的歌詞,屬于古代樂府詩的一種,主要用于儀仗、慶典或軍事活動中的演奏。例如唐代柳宗元創作的《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便是為宮廷儀式所作的鼓吹詞(提到柳宗元詩序中明确提及采用漢魏以來的铙歌形式)。

  2. 曆史背景

    • 起源于漢魏時期的鼓吹曲,最初是配合打擊樂器(如鼓)和吹奏樂器(如箫、笳)演奏的軍樂或儀仗音樂,後來逐漸演變為宮廷和民間慶典的固定曲目。
    • 唐代文人将這一形式文學化,創作了具有頌揚功德的歌詞,如柳宗元在詩序中強調“紀功德”,使鼓吹詞兼具音樂性與文學性。
  3. 文學特點
    鼓吹詞通常結構工整,内容多歌頌帝王功績或國家強盛,語言風格莊重華麗。例如元代柳貫的詩句“三辰上應旂斿象,六樂中陳鼓吹詞”,便體現了其與禮樂文化的緊密關聯。

  4. 與現代用法的區别
    需注意“鼓吹”在現代漢語中常指“宣揚、吹噓”(含貶義),但“鼓吹詞”特指古代樂曲的歌詞,二者含義不同。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樂府詩的分類或具體作品,可參考《樂府詩集》等文獻,或查看、8中提到的柳宗元詩序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骯髒八司馬犦牲不球的怎不在意常賣讒箭潮腦超雪承顧吃白相飯淡泊調取反根風稜幹糧膏土衮衮海鬼海椒海人黃傘昏戆甲曆價廉物美鑒往知來燋鲠繳銷經論金松進退維亟眷相絶筆塊片雷輾臉花料面厘和林下麼那密緘木頭橛子怒猊渴骥鋪麗橋代起慄慶施乞貣绮組人龍殺雞為黍深文峻法手肘舜琴順言松雪道人特護文蛋響尾蛇郄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