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堅瓠的意思、堅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堅瓠的解釋

堅硬的實心葫蘆,比喻無用之物。語本《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齊 有居士 田仲 者, 宋 人 屈穀 見之曰:‘ 穀 聞先生之義,不恃仰人而食。今 穀 有樹瓠之道,堅如石,厚而無竅,獻之。’ 仲 曰:‘夫瓠所貴者,謂其可以盛也。今厚而無竅,則不可剖以盛物;而堅如石,則不可以剖而以斟,吾無以瓠為也。’曰:‘然, 穀 将棄之。’今 田仲 不恃仰人而食,亦無益人之國,亦堅瓠之類也。” 清 褚人穫 撰筆記雜談,名《堅瓠集》,即自謙其書無裨實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堅瓠”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文化背景如下:

一、基本詞義

“堅瓠”字面指堅硬的實心葫蘆,比喻無用之物。其中:

二、典故來源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的故事:宋人屈谷将無法盛物的實心葫蘆獻給齊國隱士田仲,田仲認為此物“堅如石,厚而無竅”,既不能裝東西,也無法舀水,毫無用處。後用“堅瓠”比喻看似有價值實則無用的事物()。

三、引申用法

  1. 文學自謙:清代褚人獲以《堅瓠集》命名筆記雜談,自謙著作如同“堅瓠”般無實際用途()。
  2. 哲理諷刺:常用于批評脫離實際、空有形式的人或事物,強調實用性價值。

四、相關成語

如“屈谷巨瓠”“玄酒瓠脯”,均以“瓠”為載體,表達對虛浮之物的否定()。

總結

“堅瓠”通過具體物象傳遞抽象哲理,體現了古代文化中對實用主義的重視。其典故和衍生用法至今在文學、語言中留有痕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堅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堅瓠》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堅固且寬大的瓠。瓠指的是一種容器,類似于現代的石缸或大水桶,用來儲存食物或飲水。

拆分部首和筆畫

《堅瓠》的拆分部首是瓦,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堅瓠》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意思是指堅固的瓠殼。瓠殼能夠長時間保鮮食物,因此常用來比喻一個人堅強、有毅力,能夠經受住困難和挑戰。

繁體

《堅瓠》的繁體字為「堅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字形與現在略有不同,可以通過下面的圖片看到《堅瓠》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胸懷堅瓠,不畏艱難困苦。

2. 她面對挑戰時像一座堅瓠,始終保持着冷靜和堅定。

組詞

堅固、瓠瓜、容器、儲存

近義詞

堅強、堅毅、剛強、堅定

反義詞

脆弱、軟弱、懦弱、優柔寡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