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録的意思、铨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録的解釋

铨選錄用。《新唐書·劉祥道傳》:“悉集吏部調,至萬員, 林甫 隨才銓録,鹹以為宜,論者方 隋 高孝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铨録”是古代漢語中與官員選拔相關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1. 铨選與登記

    “铨”指衡量、選拔人才(《說文解字》釋為“衡也”),特指通過考試或考核選拔官吏,如《新唐書·選舉志》載“凡選有文、武,文選吏部主之,武選兵部主之”。“録”通“錄”,意為記錄、登錄,《周禮·天官》有“掌官契以治藏……凡官府都鄙群吏之出財用,受式法于職歲,歲終則會其出入而納其馀”的記載,體現官方登記制度。兩字合指對選拔合格者進行正式登記備案的行政程式。

  2. 制度化的人才管理

    該詞貫穿于古代官僚體系運作中,如宋代铨選制度規定“凡入仕者,皆須試判三道,謂之铨試”(《宋史·職官志》)。其流程包括資格審查、考課評定、職位分配及檔案留存,屬于吏部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策林·審官》中亦強調“铨衡者,朝廷之重事”,凸顯其政治意義。

文獻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铨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uán lù,主要用于古代官吏選拔制度中,指通過衡量、考核來選拔和錄用人才。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字義分解

    • 铨(quán):本義為稱重量的器具(如秤),引申為“衡量、評定”,後特指選拔官吏的流程,如“铨選”“铨叙”。
    • 録(lù):同“錄”,意為記錄、錄用。
    • 合義:通過考核評定後錄用人才。
  2. 具體含義
    指古代官員選拔時,根據才能、資曆等标準進行考核并擇優錄用的過程。例如《新唐書·劉祥道傳》記載:“林甫隨才銓録,鹹以為宜”,即根據才能選拔錄用。


曆史背景


相關概念


引用來源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選官制度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新唐書》或吏部相關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卑吏邊垠筆辯昌繁城鼓從允蹙鞠大豆盜伐登登德運調擺鬥艶争妍法國唯物主義浮賤蠱蚘過以國子祭酒咍笑黑雲壓城城欲摧回帆撾昏難醬缸奬券擊缽催詩幾分饑氓精美絕倫救急擊針既終巨檻軍課餘裡長吏額利力厘事留念賣富差貧駡座拿一手拚得情品乞食汽筒遒捷欺詐騎戰氣脹三八作風神構殊際台坐亡滅委曲求全無歸誤然間香羅香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