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豆的意思、大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豆的解釋

[soybean] 一種直立、叢生、多毛的一年生豆類( Glycine max ),原産亞洲,廣泛栽培在中國、日本和其他地方,其種子産生有價值的産品(如油,豆粉),其植物體用做飼料和土壤改良的肥料

詳細解釋

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或紫色,有根瘤,豆莢有毛。種子可食用,亦可榨油。亦以稱這種植物的種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豆是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學名Glycine max,古稱“菽”,主要包含黃、青、黑等顔色的品種,是中國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特征

大豆的植株高度為30-90厘米,莖直立且密被褐色硬毛,葉片為三出複葉,花呈紫色或白色,豆莢密被長毛,種子顔色多樣(黃、青、黑等)。其種子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脂肪含量約17%-25%,兼具糧食和油料用途。

二、曆史起源

大豆原産于中國,栽培曆史超過5000年,春秋戰國時期曾是北方主糧(種植面積占比40%),後因富含蛋白質和油脂逐漸轉為油料作物。中國東北地區是主産區,後經日本傳入全球。

三、主要用途

  1. 食品加工:制作豆腐、豆漿、醬油等豆制品。
  2. 油脂提取:大豆油富含維生素A、D,是主要食用油之一。
  3. 飼料與工業:豆粕用于動物飼料,植物蛋白可替代肉類。
  4. 農業改良:植株可作綠肥,改善土壤肥力。

四、分類與别名

根據種皮顔色,大豆分為黃豆、青豆、黑豆等,其中黃豆最常見;未成熟的豆莢稱為“毛豆”。古代文獻中亦以“菽”統稱大豆。

如需更詳細的大豆品種或種植技術信息,(期貨手冊)或(植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豆(dà dòu)是指一種植物,也為這個植物的種子。大豆的部首拆分為⺻(糸部)和⺮(竹部),其中⺻表示與線、紡織相關,⺮表示與植物有關。大豆的筆畫數為14畫。 大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形體。在繁體字中,大豆的寫法沿用了古時漢字的形态,部首仍為⺻和⺮,但形狀稍有差異。繁體字的寫法為「大」和「豆」。 古時候大豆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采用了「夊」(走之底部)與「豕」(豬)組合的形态。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形體較為繁雜,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态逐漸簡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大豆的例句: 1. 我們正在田地裡種大豆。 2. 大豆是很多國家的主要農作物之一。 3. 你喜歡吃大豆制品嗎? 與大豆相關的組詞有:大豆蛋白、大豆油、大豆粉等。 與大豆近義詞有:黃豆、黃金豆、大黃豆等。 與大豆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希望以上回答對于你關于大豆的問題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