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子祭酒的意思、國子祭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子祭酒的解釋

古代學官名。 晉武帝 鹹甯 四年設,以後曆代多沿用。為國子學或國子監的主管官。 晉 傅鹹 《贈何劭王濟》詩序:“ 朗陵公 何敬祖 , 鹹 之從内兄,國子祭酒 王武子 , 鹹 從姑之外孫也。” 唐 張說 《素盤盂銘序》:“國子祭酒 韋公 好遊山水。”《紅樓夢》第四回:“這 李氏 亦係 金陵 名宦之女,父名 ********* ,曾為國子祭酒。” 清 光緒 三十二年,設學部,改“國子祭酒”為“學部尚書”。參見“ 祭酒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國子祭酒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學官名稱,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1. 基本解釋
    國子祭酒是古代主管教育的學官名,始設于晉武帝鹹甯四年(公元278年),後續曆代沿用,主要負責管理國子學或國子監(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

  2. 名稱由來
    “祭酒”原指祭祀或宴會中主持儀式的德高望重者,後引申為“地位最尊者”。該詞用于官職名時,代表同類官員中的最高職位,如博士祭酒、國子祭酒等。


二、職能與地位

  1. 核心職責
    作為國子監(學)的主管官員,國子祭酒負責國家教育事務,包括教學管理、選拔人才等,相當于現代的教育部部長兼國立大學校長。

  2. 曆史地位
    戰國時期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祭酒,被視為早期原型。唐代以後,國子祭酒多為德高望重的學者或重臣擔任,如《紅樓夢》中李纨之父李守中曾任此職。


三、曆史演變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提到“國子祭酒”作為成語的引申義,表示“官員晉升後的更高地位”,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通常以本義為主。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案例或職能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漢典、搜狗百科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國子祭酒》的意思

《國子祭酒》是一個成語,意為擔任國子監祭酒一職的官員。在古代中國,國子監是專門培養優秀人才的學府,而祭酒則是這個學府的重要職務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拆分規則,可以将成語《國子祭酒》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國 (guo)- 國字的部首是囗(囗字頭),總共有7個筆畫;

子 (zi)- 子字的部首是子(子字底),總共有3個筆畫;

祭 (ji)- 祭字的部首是礻(示字邊),總共有10個筆畫;

酒 (jiu)- 酒字的部首是酉(酉字頭),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國子祭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職制度。國子監是中國曆史上最高教育機構之一,而祭酒則是國子監的重要職位。繁體字中,國字為國,子字、祭字和酒字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國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體,比如“國”和“囯”;子字有“孒”和“孑”的寫法;祭字也有“祇”的寫法。酒字相對穩定,沒有太多的變體。

例句

這位官員擔任國子祭酒一職,責任重大。

相關詞語

組詞:國子監、祭酒、國子生。

近義詞:國子監祭酒、國子監酒史、酒宴職。

反義詞:平民百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