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國子祭酒的意思、國子祭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國子祭酒的解釋

古代學官名。 晉武帝 鹹甯 四年設,以後曆代多沿用。為國子學或國子監的主管官。 晉 傅鹹 《贈何劭王濟》詩序:“ 朗陵公 何敬祖 , 鹹 之從内兄,國子祭酒 王武子 , 鹹 從姑之外孫也。” 唐 張說 《素盤盂銘序》:“國子祭酒 韋公 好遊山水。”《紅樓夢》第四回:“這 李氏 亦係 金陵 名宦之女,父名 ********* ,曾為國子祭酒。” 清 光緒 三十二年,設學部,改“國子祭酒”為“學部尚書”。參見“ 祭酒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國子祭酒是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指掌管國子監的最高行政與教育長官。該職官名稱由"國子"與"祭酒"兩部分構成:"國子"指公卿大夫的子弟,後泛指國家最高學府的學生;"祭酒"原為宴飨時主祭的長者,漢代起成為學官稱謂,取其學識、資曆為衆人之首的象征意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國子祭酒始設于西晉鹹甯四年(278年),武帝立國子學時置此官,專掌教導生徒。唐代國子監統轄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新唐書·百官志》明确其職責包括"掌儒學訓導之政,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

該官職具有三大核心職能:其一為教育管理,負責制定教學規程與考核制度;其二為經學傳授,主持《五經》講論與釋奠禮儀;其三為人才選拔,參與科舉考試的命題與評卷工作。宋代著名學者程頤、明代心學家王陽明等均曾任此職,印證了其學術領袖地位。

從三品到從四品的品級變遷,反映了不同朝代對教育重視程度的差異。清代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隨着科舉制度廢除,國子祭酒官職亦告終止,其職能逐步被新式教育機構取代。據《中國曆代職官辭典》考證,該官職存續時間長達1627年,是中國古代文教制度持續最久的學官稱謂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

國子祭酒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學官名稱,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定義與起源

  1. 基本解釋
    國子祭酒是古代主管教育的學官名,始設于晉武帝鹹甯四年(公元278年),後續曆代沿用,主要負責管理國子學或國子監(古代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

  2. 名稱由來
    “祭酒”原指祭祀或宴會中主持儀式的德高望重者,後引申為“地位最尊者”。該詞用于官職名時,代表同類官員中的最高職位,如博士祭酒、國子祭酒等。


二、職能與地位

  1. 核心職責
    作為國子監(學)的主管官員,國子祭酒負責國家教育事務,包括教學管理、選拔人才等,相當于現代的教育部部長兼國立大學校長。

  2. 曆史地位
    戰國時期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祭酒,被視為早期原型。唐代以後,國子祭酒多為德高望重的學者或重臣擔任,如《紅樓夢》中李纨之父李守中曾任此職。


三、曆史演變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提到“國子祭酒”作為成語的引申義,表示“官員晉升後的更高地位”,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通常以本義為主。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案例或職能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漢典、搜狗百科等。

别人正在浏覽...

阿瞞拔步白華華拜啓卑目便私閉鉗跛鼈才英炒冷飯愁郁串氣畜志辭辯促路膽慄斷滅空讀書種子耳墜蕃多分役幹濕球溫度表羹粥管顧孤傲不群國忌行香害渴河沿荒廢華緣箋紙挾辀驚鵲金閨國士計上心來峻阪倨賢鹍柱鄰近龍武兵辘軸梅蘇丸柅杜品月千語萬言丘墳绮習诠授缺壞屈殺擅殺升名飾智嗣芳太平鼓團掿武侯吟物是人非謝妓歇馬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