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铨録的意思、铨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铨録的解释

铨选录用。《新唐书·刘祥道传》:“悉集吏部调,至万员, 林甫 随才銓録,咸以为宜,论者方 隋 高孝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铨録”是古代汉语中与官员选拔相关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1. 铨选与登记

    “铨”指衡量、选拔人才(《说文解字》释为“衡也”),特指通过考试或考核选拔官吏,如《新唐书·选举志》载“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録”通“录”,意为记录、登录,《周礼·天官》有“掌官契以治藏……凡官府都鄙群吏之出财用,受式法于职岁,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馀”的记载,体现官方登记制度。两字合指对选拔合格者进行正式登记备案的行政程序。

  2. 制度化的人才管理

    该词贯穿于古代官僚体系运作中,如宋代铨选制度规定“凡入仕者,皆须试判三道,谓之铨试”(《宋史·职官志》)。其流程包括资格审查、考课评定、职位分配及档案留存,属于吏部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策林·审官》中亦强调“铨衡者,朝廷之重事”,凸显其政治意义。

文献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铨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uán lù,主要用于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中,指通过衡量、考核来选拔和录用人才。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字义分解

    • 铨(quán):本义为称重量的器具(如秤),引申为“衡量、评定”,后特指选拔官吏的流程,如“铨选”“铨叙”。
    • 録(lù):同“录”,意为记录、录用。
    • 合义:通过考核评定后录用人才。
  2. 具体含义
    指古代官员选拔时,根据才能、资历等标准进行考核并择优录用的过程。例如《新唐书·刘祥道传》记载:“林甫随才銓録,咸以为宜”,即根据才能选拔录用。


历史背景


相关概念


引用来源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选官制度或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新唐书》或吏部相关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爆花赤螭椎鲁敦朴骀荡道迎殿魁地着法令乏月凤墀讽绎光地挂网瑰闻孤军奋战过甚其词汉子晧晧黑吃黑烘云托月鸿翥阍竖惛俗获悉揭宝金戈铁马九陲稷正钧天调钜人长德了理棱棱栗栗理合邻域落然明中内难蓬荜生光钱卜钳掣灊皖青云友人行道软丢答软设设杀省升舆颂论松麈腾击天宁节调匀铜壶滴漏通夜脱除午初虾蟇柝限封香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