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國唯物主義的意思、法國唯物主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國唯物主義的解釋

也稱“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狄德羅、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他們反對封建統治,提出徹底的無神論思想,肯定物質世界自身的存在,是當時西歐最進步的哲學。但他們的唯物主義基本上是機械論的和形而上學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國唯物主義(French Materialism)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形成的一種哲學思潮,主張物質是世界的唯一本原,意識是物質的産物,強調感覺經驗是認識的來源,并批判宗教神學與唯心主義。其核心觀點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一、核心哲學主張

  1. 本體論:物質第一性

    認為宇宙由物質構成,物質具有廣延、運動等固有屬性,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産物。代表人物拉美特利在《人是機器》中提出“人是一台複雜的機器”,思維是大腦機能的表現 。

  2. 認識論:感覺經驗論

    繼承洛克經驗論,主張知識源于感官對物質世界的反映。狄德羅在《達朗貝爾的夢》中指出:“感覺是我們一切知識的來源”,否定天賦觀念 。

  3. 無神論立場

    激烈批判宗教,霍爾巴赫在《自然的體系》中稱“宗教是奴役人類的枷鎖”,主張用自然科學解釋自然現象 。


二、社會思想貢獻


三、曆史地位與影響

法國唯物主義被視為近代唯物主義發展的高峰,直接影響19世紀辯證唯物主義,并對現代科學、政治學及社會學産生深遠影響。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評價其為“啟蒙時代最徹底的思想體系” 。


詞典式定義

法國唯物主義

18世紀法國啟蒙哲學流派,主張物質是宇宙唯一實體,意識為其派生;堅持感覺經驗論,否定超自然存在;倡導以理性與科學取代宗教權威,推動社會變革。代表哲學家包括狄德羅、霍爾巴赫、愛爾維修等。(來源: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權威參考文獻

  1. 拉美特利. 《人是機器》. 1747.
  2. 狄德羅. 《達朗貝爾的夢》. 1769.
  3. 霍爾巴赫. 《自然的體系》. 1770.
  4. 羅素. 《西方哲學史》. 1945.
  5.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 French Materialism. 2023.

網絡擴展解釋

法國唯物主義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時期形成的重要哲學流派,其核心觀點強調物質是世界的唯一本原,精神與意識是物質的産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與核心主張
    法國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獨立于意識的客觀實在,主張通過觀察、實驗和理性分析認識世界,反對宗教或超自然解釋。其思想基礎包括機械論(将自然現象類比為機械運動)和形而上學方法(忽視事物發展的内在矛盾)。

  2. 主要代表人物
    該流派的四位核心思想家為:

    • 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機器”的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 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推動科學知識普及)
    • 愛爾維修(強調環境對人的決定性作用)
    • 霍爾巴赫(系統闡述唯物主義自然觀)
  3. 曆史進步性與局限性

    • 進步性:作為當時西歐最先進的哲學體系,它反對封建神權,倡導無神論,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 局限性:陷入極端決定論,認為人的行為完全受環境支配,導緻宿命論;未能辯證處理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4. 與馬克思主義的關聯
    馬克思主義肯定其物質第一性立場,但指出其機械性和曆史觀缺陷。馬克思在《神聖家族》中評價其為“現實的人道主義”,同時批判其未能将唯物主義貫徹到社會曆史領域。

該學派雖未徹底解決哲學基本問題,但為辯證唯物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需了解具體著作或思想對比,可進一步查閱哲學史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苞茅比方冰食冰絃玉柱滄浪朝鼓麤中待年滴骨地券訛傳二人奪發狂風流體鋒铦拊愛攻占呱呱墜地關裡歸潮寒年颢然畫影靧盥回岩胡元交徧俊喆款足潰陷藍領冷處理流落失所留香賣嘴巴皮漫彌目光如鼠千差萬别輕碧親兄弟颀然山畋沙鴈射雉戲嗜膽詩家是今事在蕭牆水案,水案兒踏床闆泰來否往踏穨透支銀途軌嵬騀香粳響音消患小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