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子均養的意思、七子均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子均養的解釋

謂人君對臣民當一視同仁。語本《詩·曹風·鸤鸠》:“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毛 傳:“鳲鳩之養其子,朝從上下,莫從下上,平均如一。” 鄭玄 箋:“喻人君之德當均一於下也。”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诏詩表》:“七子均養者,鳲鳩之仁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七子均養”是一個源自《詩經·曹風·鸤鸠》的典故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強調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具體解析如下:

  1. 字面來源
    成語中的“鸤鸠”(即布谷鳥)在桑樹上哺育七隻幼鳥,盡管子嗣衆多,但始終“朝從上下,莫從下上”,以均等的态度照顧所有幼子。這一自然現象被引申為比喻人君治國應如鸤鸠養子般公平。

  2. 引申含義
    古代注疏如《毛傳》和鄭玄箋注均指出,鸤鸠的養育方式象征君主對臣民需“平均如一”“均一于下”,即不分親疏貴賤,以統一标準對待所有人。三國時期曹植在《上責躬應诏詩表》中也引用此典,強調君主的仁德應體現為均平之治。

  3. 應用場景
    該成語多用于政治或管理語境,強調領導者需摒棄偏私,尤其在資源分配、獎懲制度等方面保持公正,以此維護群體和諧。

“七子均養”通過自然界的生動比喻,傳遞了中國古代對公平執政理念的推崇,至今仍具現實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詩經》原文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國學大師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子均養

《七子均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七個孩子平等地受到養育。下面對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彙進行介紹:

1. 拆分部首和筆畫:《七子均養》由“丶”、“一”、“丿”、“八”、“共”組成,總共有12個筆畫。

2. 來源:《七子均養》這個成語來源于《管子·公孫丑》。這個典故講述了戰國時期,荊轲刺秦王、楚懷王誅殺了公子申後,七名孤兒平等地受到了曹參的撫養,成長為了優秀的人才。

3. 繁體:《七子均養》。

4. 古時候漢字寫法:《七子均養》這個成語在古代漢字中有一些差異。例如,“養”字的“羊”部分在古代漢字中是一個完整的羊的形狀。

5. 例句:
- 老師想要培養一個和諧團結的班級,他把所有學生都當做《七子均養》。

相關詞彙:

1. 組詞:養兒方知父母恩、養育、均等、公平、公正。

2. 近義詞:平等對待、一視同仁。

3. 反義詞:偏袒、偏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