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uddhist monk]∶舊時尊稱僧人
(2) [sage]∶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high official]∶指職位高的統治者
(4) [the upper class]∶上等人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非上人之所為
(5) [parents or grand parents]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bully]∶淩駕于他人之上
(1).道德高尚的人。 漢 賈誼 《新書·修政語下》:“聞道志而藏之,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聞道而弗取藏,知道而弗取行也,則謂之下人也。”
(2).《釋氏要覽·稱謂》引古師雲:“内有德智,外有勝行,在人之上,名上人。”自 南朝 宋 以後,多用作對和尚的尊稱。《南史·宋紀上》:“嘗遊 京口 竹林寺 ,獨卧講堂前,上有五色龍章,衆僧見之,驚以白帝,帝獨喜曰:‘上人無妄言。’” 宋 蘇轼 《吉祥寺僧求閣名》詩:“上人宴坐觀空閣,觀色觀空色即空。” 清 陳夢雷 《為心月上人書紙》:“今我上人,號為 心月 ,世人觀者莫於心外别求月體,莫於月外别作心相。”
(3).居于上位的人,指君主。 馬王堆 漢 墓帛書《十六經·正亂》:“上人正一,下人靜之,正以侍(待)天,靜以須人。”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貝錦一成,泣血剖心,上人終不見信,如 宋真宗 者,今監司千萬中無一人也。”
(4).舊時對主人的稱呼。《紅樓夢》第一一一回:“上人裡頭派了 芸兒 在家照應,不必送殯;下人裡頭,派了 林之孝 的一家子照應拆棚等事。”《天雨花》第一回:“前後左右皆侍女,上人簇擁在中心。”
(5).方言。子女對父母或祖父母的稱呼。 茹志鵑 《妯娌》:“ 紅英 嘴裡機械的跟着稱呼,腦子裡卻想着昨天在青年團小組會上同志們給自己做鑒定時,囑咐的那些話:‘對上人要尊敬,勞動要走在前面。’”
淩駕于他人之上。《左傳·桓公五年》:“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
“上人”一詞含義豐富,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釋義:
提示:若需具體例句或更詳細考據,可參考《壇經》《新書》等文獻來源。
《上人》一詞,通常指的是尊稱佛教中的僧侶,也可以表示對精通佛法、具有高深修行的人的尊稱。
《上人》的拆分部首是“卩”和“人”,其中“卩”是偏旁部首,表示印信;“人”是基本部首,表示人類。《上人》共有4畫。
《上人》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用于指稱尊貴的佛教僧侶。
在繁體字中,《上人》通常寫作「上人」。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大緻與現代相同,但有些字形有所差異。
1. 他是一位精通佛法的上人。
2. 請問這位上人您能否給我指點一下?
1. 上人堂。
2. 上人制度。
3. 上人衣。
大德、高僧、禅師
俗人、凡人、常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