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聖的意思、七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聖的解釋

(1).指傳說中的 黃帝 、 方明 、 昌寓 、 張若 、 謵朋 、 昆阍 、 滑稽 七人。《莊子·徐無鬼》:“ 黃帝 将見 大隗 乎 具茨 之山, 方明 為禦, 昌寓 驂乘, 張若 、 謵朋 前馬, 昆閽 、 滑稽 後車,至於 襄城 之野,七聖皆迷,無所問塗。”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廟應诏》詩:“路有三千别,途經七聖迷。” 唐 元稹 《望雲骓馬歌》:“七聖心迷運方厄,五丁力盡路猶窄。”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迴谿互證前路失,恍惚七聖迷 崆峒 。”

(2).指 堯 、 舜 、 禹 、 湯 、 文王 、 武王 、 周公 。《三國志·魏志·杜恕傳》:“雖歷六代而考績之法不著,關七聖而課試之文不垂。”《資治通鑒·魏明帝景初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七聖: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 周公 。”

(3).指 唐 代的 肅宗 、 代宗 、 德宗 、 順宗 、 憲宗 、 穆宗 、 敬宗 七位君主。 唐 杜牧 《原十六衛》:“七聖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資治通鑒·唐文宗太和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雲:“七聖,謂 肅 、 代 、 德 、 順 、 憲 、 穆 、 敬 。”

(4).道家指 高聖玉帝君 等七位上仙。《雲笈七籤》卷八:“七聖者, 高聖玉帝君 、 高聖太上大道君 、 上聖紫清太素三元君 、 上聖白玉6*龜臺九靈太真西王母 、 上聖中央黃老君 、 上聖榑桑太帝君 、 後聖金闕帝君 也。” 南唐 張紹 《沖佑觀》詩:“七聖斯嚴,三君如在。”

(5).佛教以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七品修行階次為七聖。乃見道後的修行階次。見《俱舍論·分别賢聖品》。 唐 王維 《過盧員外宅看飯僧共題》詩:“三賢異七聖,青眼慕青蓮。”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七聖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七聖”一詞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以下是主要釋義的梳理:

1. 傳說中的七位人物(黃帝及其隨從) 源自《莊子·徐無鬼》,指黃帝與六位隨臣:方明、昌寓、張若、謵朋、昆阍、滑稽。典故描述他們前往具茨山尋訪大隗時迷路,體現道家對“至道難求”的隱喻。

2. 上古至周代的七位聖王 包括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此說見于《三國志·魏志·杜恕傳》及胡三省對《資治通鑒》的注解,常用于儒家語境中強調聖王譜系。

3. 唐代七位君主 指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唐代杜牧在《原十六衛》中提及,胡三省注解《資治通鑒》時亦沿用此說,多用于讨論中唐政治。

4. 道教的七位上仙 道家典籍中指高聖玉帝君等七位高階神仙,具體人物因流派不同存在差異,體現道教神譜的層級觀念。

5. 佛教的七種修行階次 據《俱舍論》,指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七種修行階段,屬于見道後的果位分類。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哲學讨論或文學創作,既可指具體人物群體,也可借喻傑出團體。需注意不同典籍中的特指對象,避免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七聖的意思

七聖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用來指代古代中國文化中的七位有着卓越貢獻的聖人,包括: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和韓非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七聖的部首是一,聖的部首是示。它的筆畫數分别是四畫和九畫。

來源

七聖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人學者對于有着卓越思想和學問的人的敬稱。七聖是幾位重要哲學家和思想家的總稱。

繁體

在繁體字中,七聖的寫法是「七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七聖的寫法有所不同。在金文和篆文中,七聖的寫法是「釐聖」,在隸書中寫作「鹹聖」,而在今天的标準字形中為「七聖」。

例句

1. 這本書是關于七聖的哲學思想的研究。

2. 七聖對于中國古代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組詞

七聖在組詞中可以搭配其他詞語形成新的詞組,例如:七聖之地、七聖思想、七聖合一等。

近義詞

七聖的近義詞包括聖賢、聖人。

反義詞

七聖的反義詞包括凡人、庸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