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皇地祇的意思、皇地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皇地祇的解釋

對地神的尊稱。《舊唐書·禮儀志一》:“今請備設皇地祇并從祀等座,則禮得稽古,義合緣情。”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郊配》:“冬至祀昊天,夏至祀皇地祇,孟夏雩祀,用 太祖 配,如 永泰 之禮。”《續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國初以來,南郊四祭及感生帝、皇地祇、神州,凡七祭,并以四祖疊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皇地祇”是一個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詞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解釋

    • 皇:象征至高無上的權力,如帝王或神明。
    • 地:指大地或地位。
    • 祇(qí):指神靈,特指地神()。
      合稱“皇地祇”即對地神的尊稱,常見于古代祭祀文獻,如宋代曾鞏《本朝政要策·郊配》中記載“冬至祀昊天,夏至祀皇地祇”()。
  2. 道教神祇
    在道教體系中,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祇(簡稱“後土娘娘”)是“四禦”尊神之一,與玉皇大帝并列,主宰大地山川、陰陽生育及萬物生長,被稱為“大地之母”()。

二、曆史與祭祀背景

三、相關辨析

四、文化意義

該詞反映了中國古代對自然的敬畏與神化,以及道教中“天地人”三才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如需進一步了解祭祀細節或道教神系,可參考《舊唐書》或道教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皇地祇的意思

《皇地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尊貴的地神或土地神。在神話傳說中,皇地祇通常被視為土地的守護者,主管土地的衍生物以及人類的農業收成。

部首和筆畫

《皇地祇》的部首是示字旁(⺹),它常常用于表示和神、宗教有關的漢字。該詞共有19個筆畫。

來源

《皇地祇》這個詞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會。當時人們崇拜自然和土地,認為土地是衆神駐紮的地方,同時也是人類幸福和繁榮的源泉。因此,皇地祇成為了一種尊稱土地神明的方式。

繁體

《皇地祇》的繁體形式為「皇地祇」,保留了原始的字形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通常較為簡潔且獨特。《皇地祇》在古代的寫法為「皇埖祇」,其中「埖」是指祭祀土地神的場所,也是皇地祇駐紮的地方。

例句

1. 人們每年都會在農曆春節這一天,前往廟宇祭拜皇地祇,祈求來年的豐收和平安。

2. 農夫們每天都會獻上農作物和鮮花供奉給皇地祇,以表達對土地之神的敬意。

相關詞彙

組詞:土地、守護、神明

近義詞:地宮、土地公、土地爺

反義詞:凡人、世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