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圣的意思、七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圣的解释

(1).指传说中的 黄帝 、 方明 、 昌寓 、 张若 、 謵朋 、 昆阍 、 滑稽 七人。《庄子·徐无鬼》:“ 黄帝 将见 大隗 乎 具茨 之山, 方明 为御, 昌寓 驂乘, 张若 、 謵朋 前马, 昆閽 、 滑稽 后车,至於 襄城 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迴谿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 崆峒 。”

(2).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文王 、 武王 、 周公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虽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七圣: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周公 。”

(3).指 唐 代的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穆宗 、 敬宗 七位君主。 唐 杜牧 《原十六卫》:“七圣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七圣,谓 肃 、 代 、 德 、 顺 、 宪 、 穆 、 敬 。”

(4).道家指 高圣玉帝君 等七位上仙。《云笈七籤》卷八:“七圣者, 高圣玉帝君 、 高圣太上大道君 、 上圣紫清太素三元君 、 上圣白玉6*龟臺九灵太真西王母 、 上圣中央黄老君 、 上圣榑桑太帝君 、 后圣金闕帝君 也。”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七圣斯严,三君如在。”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唐 王维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三贤异七圣,青眼慕青莲。”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七圣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七圣”一词在不同历史文献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以下是主要释义的梳理:

1. 传说中的七位人物(黄帝及其随从) 源自《庄子·徐无鬼》,指黄帝与六位随臣: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典故描述他们前往具茨山寻访大隗时迷路,体现道家对“至道难求”的隐喻。

2. 上古至周代的七位圣王 包括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此说见于《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及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的注解,常用于儒家语境中强调圣王谱系。

3. 唐代七位君主 指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唐代杜牧在《原十六卫》中提及,胡三省注解《资治通鉴》时亦沿用此说,多用于讨论中唐政治。

4. 道教的七位上仙 道家典籍中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高阶神仙,具体人物因流派不同存在差异,体现道教神谱的层级观念。

5. 佛教的七种修行阶次 据《俱舍论》,指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种修行阶段,属于见道后的果位分类。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历史、哲学讨论或文学创作,既可指具体人物群体,也可借喻杰出团体。需注意不同典籍中的特指对象,避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圣的意思

七圣是一个汉字词语,一般用来指代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七位有着卓越贡献的圣人,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和韩非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圣的部首是一,圣的部首是示。它的笔画数分别是四画和九画。

来源

七圣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人学者对于有着卓越思想和学问的人的敬称。七圣是几位重要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总称。

繁体

在繁体字中,七圣的写法是「七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七圣的写法有所不同。在金文和篆文中,七圣的写法是「釐圣」,在隶书中写作「咸圣」,而在今天的标准字形中为「七圣」。

例句

1. 这本书是关于七圣的哲学思想的研究。

2. 七圣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组词

七圣在组词中可以搭配其他词语形成新的词组,例如:七圣之地、七圣思想、七圣合一等。

近义词

七圣的近义词包括圣贤、圣人。

反义词

七圣的反义词包括凡人、庸人。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不失一百夫良碧环避实击虚碧水朝僚逞伎骋力坼罅初基怠皇丹井淡退定位洞同短兵相接風跡風蹶奉书粉沙纲首供招官符掼交国泰民安鹤鬓黑翠浑闲事夹幕见墙见羹交心酒继电器醵宴口剌困瘁落价橉筋木伦敦大学铓辉马蛭猛獁抹彩亩捐慕叹耐普尔乃纔排害抢渡蒨绚杞笋三医事以密成吮癕舐痔哃喝土地伪荆卿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夏桀现年懈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