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圣的意思、七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圣的解释

(1).指传说中的 黄帝 、 方明 、 昌寓 、 张若 、 謵朋 、 昆阍 、 滑稽 七人。《庄子·徐无鬼》:“ 黄帝 将见 大隗 乎 具茨 之山, 方明 为御, 昌寓 驂乘, 张若 、 謵朋 前马, 昆閽 、 滑稽 后车,至於 襄城 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 北周 庾信 《至老子庙应诏》诗:“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迴谿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 崆峒 。”

(2).指 尧 、 舜 、 禹 、 汤 、 文王 、 武王 、 周公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虽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七圣: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周公 。”

(3).指 唐 代的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宪宗 、 穆宗 、 敬宗 七位君主。 唐 杜牧 《原十六卫》:“七圣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七圣,谓 肃 、 代 、 德 、 顺 、 宪 、 穆 、 敬 。”

(4).道家指 高圣玉帝君 等七位上仙。《云笈七籤》卷八:“七圣者, 高圣玉帝君 、 高圣太上大道君 、 上圣紫清太素三元君 、 上圣白玉6*龟臺九灵太真西王母 、 上圣中央黄老君 、 上圣榑桑太帝君 、 后圣金闕帝君 也。” 南唐 张绍 《冲佑观》诗:“七圣斯严,三君如在。”

(5).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 唐 王维 《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三贤异七圣,青眼慕青莲。”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七圣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七圣"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道教体系 指修炼至最高境界的七位仙人,具体所指因典籍而异。明代《道法会元》记载为「长生、无英、玄珠、含光、赤子、天罡、太一」,此组合象征北斗七星的人格化,体现道教天人合一思想。全真教典籍则将王重阳与马钰等六位弟子并称七真,视为内丹修炼的典范。

二、儒家典故 典出《论语·尧曰》,原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七代圣王,后扩展为儒家理想君主的代称。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强调此七圣「立人极而开太平」,成为后世明君楷模。

三、佛教释义 《大智度论》提出「七圣财」概念,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种修行资粮。唐代玄奘译本中,此概念与菩萨道修行次第密切关联,构成佛教伦理体系的重要维度。

四、文学意象 清代《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以「七圣」喻指贾府先祖功勋,暗含家族兴衰的隐喻。近现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则用该词指代文学史上的七位词学宗师。

网络扩展解释

“七圣”一词在不同历史文献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以下是主要释义的梳理:

1. 传说中的七位人物(黄帝及其随从) 源自《庄子·徐无鬼》,指黄帝与六位随臣: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典故描述他们前往具茨山寻访大隗时迷路,体现道家对“至道难求”的隐喻。

2. 上古至周代的七位圣王 包括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此说见于《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及胡三省对《资治通鉴》的注解,常用于儒家语境中强调圣王谱系。

3. 唐代七位君主 指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唐代杜牧在《原十六卫》中提及,胡三省注解《资治通鉴》时亦沿用此说,多用于讨论中唐政治。

4. 道教的七位上仙 道家典籍中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高阶神仙,具体人物因流派不同存在差异,体现道教神谱的层级观念。

5. 佛教的七种修行阶次 据《俱舍论》,指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种修行阶段,属于见道后的果位分类。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历史、哲学讨论或文学创作,既可指具体人物群体,也可借喻杰出团体。需注意不同典籍中的特指对象,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啊哈安顺龙宫板榜报丁宝字本底子并放漕庾床上施床出口入耳脆响恩甚怨生法见風艇复旦妇官割制关堡管维国厩华里唤则活死人胡妖枷杖借剑鸡毛掸子锦彩镜览九婴军机处开门克丁克卯悃诚脸皮潦污柳子祠门面敉宁昵欢凝愁偏施牵牵搭搭情窍清熟冗复丧家三世同爨时谋霜海树威算人铜史瓦解冰泮猥品危天僞廷唯一无声诗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