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書的意思、詩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書的解釋

(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詩經》《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卷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詳細解釋

(1).《詩經》《尚書》《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詩》《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

(2).泛指書籍。 唐 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那 潘華 自恃家富,不習詩書,不務生理,專一闝賭為事。”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二節:“ 松贊幹布 愛好 漢 文化,派遣貴族子弟到 長安 ,入太學學習詩書。”

(3).詩作和書法。《宋書·謝靈運傳》:“ 靈運 詩書皆兼獨絶,每文竟,手自寫之, 文帝 稱為二寶。”

(4).詩作和書信。 唐 白居易 《醉後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勞将詩書投贈我,如此小惠何足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詩書"一詞在漢語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可從以下三個層面理解其含義:


一、字源本義

  1. 分釋單字

    • 詩:本指《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後泛指詩歌創作。《說文解字》釋“詩”為“志也”,《毛詩序》稱“詩者,志之所之也”,強調抒情言志功能(來源:《說文解字》《毛詩序》)。
    • 書:原指《尚書》,為上古曆史文獻彙編,《說文解字》釋“書”為“箸也”,即記錄之意,後擴展為典籍、著作(來源:《說文解字》)。
  2. 合稱釋義

    “詩書”并稱時特指儒家核心經典《詩經》和《尚書》,如《論語·述而》載“子所雅言,《詩》《書》執禮”,體現其作為古代教育基礎的地位(來源:《論語》)。


二、引申含義

  1. 典籍代稱

    泛指傳統文化經典,如《漢書·藝文志》以“詩書”概指經籍,後世引申為一切文化著作(來源:《漢書》)。

  2. 教養象征

    衍生為“知書達禮”的文化修養,如成語“詩禮傳家”強調以詩書教化傳承門風(來源:《漢語成語大詞典》)。


三、文化意義

“詩書”凝結了中華文明的兩大核心:


權威參考

《漢語大詞典》定義:“詩書”既指《詩經》《尚書》,亦泛指書籍與學問(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蘇轼“腹有詩書氣自華”之句,更将詩書升華為人文精神的象征(來源:《蘇轼詩集》)。

網絡擴展解釋

“詩書”一詞在中文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核心義項:指《詩經》和《尚書》
    作為儒家經典,“詩”特指《詩經》,“書”特指《尚書》。這兩部典籍在古代被視為禮樂教化的核心,如《左傳》提到“《詩》《書》,義之府也”()。

  2. 泛指書籍與詩文
    在擴展含義中,“詩書”可代指一切典籍或文學作品,例如杜甫詩句“漫卷詩書喜欲狂”()。這種用法常見于表達對文化知識的追求,如“十六誦詩書”()。

  3. 其他特殊含義

    • 指代詩作與書法(如《宋書·謝靈運傳》提及的“詩書皆兼獨絕”);
    • 偶見指詩作與書信的組合(),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4. 文化象征意義
    在古文中,“詩書”被視為文明傳承的載體,既代表文學藝術(詩)又象征學術智慧(書),是士人修身的重要途徑()。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例證或更深入的曆史演變分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安躭白玉逼眼駁違猜嫉劖刀铛腳政馳弋出人意料诋冒芳塵放邁防身工商業者功首桂庑珪瓒孤夷橫吹鶴性灰劫見顧奸禽兼綜交歡較量借代計謀矜炫畸羨魁逆鍊銅戾謬陵雜露朽明茂末蒙木條難解内科逆冒偶戲蒲絨前天慊慊卿事寮拳馬阮氏酒剩語甚緊水村私望送閱銅錘花臉讬便婐婉五經解元五零四散賢婦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