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擱置。 郭沫若 《曆史人物·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一》:“因為他傾倒了畢生的心血所造成的樂器,為當時的權貴者所忌而遭了寝置,他于勞瘁之餘更加以悲憤,是有得病的可能的。”
“寝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寝置(qǐn zhì)意為擱置、停止或中止,通常指因外界因素導緻事物未能繼續推進或實施。該詞具有書面語色彩,多用于描述計劃、提議等被中途暫停的情況。
該詞在郭沫若的《曆史人物·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一》中被使用:
“因為他傾倒了畢生的心血所造成的樂器,為當時的權貴者所忌而遭了寝置,他于勞瘁之餘更加以悲憤,是有得病的可能的。”
(引用自)
此例中,“寝置”指萬寶常制作的樂器因權貴阻撓而被擱置,最終導緻其身心受創。
“寝”在古漢語中有“停止”“平息”之意(如“事寝”),與“置”(放置)組合後強化了“中止并擱置”的含義。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郭沫若相關著作。
「寝置」是指安排或安放在卧室或床上。普通用法中表示将物品放置在睡覺的地方或鋪設床鋪等。
「寝置」是由「宀」和「豕」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寝置」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的「寝」來源于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一種代表床榻的象形字,後來演變成表示睡眠、休息的意思。而「置」則表示放置或安排的意思。
「寝置」的繁體字為「寢置」。
在古代漢字中,「寝」被寫作「寢」,而「置」的寫法保持不變。
1. 父親寝置在那張寬大的床上,似乎像是進入了夢鄉。
2. 将被子敷在地闆上,臨時寝置了起來。
1. 寝具:指用于睡眠的物品,如被褥、枕頭等。
2. 寝室:指供人們休息和睡眠的房間。
3. 寝食:指生活中的睡眠和進食,暗指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1. 安放:放置,安置物品。
2. 鋪設:把物品擺放在床上或地上。
收納:指将物品整理好并放入適當位置,與放置相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