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徒的意思、不徒的詳細解釋
不徒的解釋
(1).不白白地。《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
(2).不獨;不但。《晉書·顧和傳》:“卿珪璋特達,機警有鋒,不徒東南之美,實為海内之俊。”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徒的解釋 徒 ú 步行:徒步。徒涉。 空:徒手。 白白地:徒然。徒勞無益。 隻;僅僅:家徒四壁。 從事學習的人:徒弟。徒工。學徒。師徒。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黨徒。 人(多指壞人):匪徒。暴
網絡擴展解釋
“不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釋義:
-
不白白地
表示某種行為或結果并非徒勞無功,強調實際意義或價值。例如《墨子·修身》中提到:“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意為名聲不會憑空産生,榮譽也不會自行增長。
-
不獨;不但
用于遞進關系,表示“不僅……而且……”。如《晉書·顧和傳》中的例句:“卿珪璋特達,機警有鋒,不徒東南之美,實為海内之俊”,此處“不徒”強調顧才華不僅限于東南地區,更是全國的傑出人物。
補充說明
- 該詞多用于文言文或書面語,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 不同語境下需結合具體文意判斷其含義,如“不徒”在強調結果時偏向第一種釋義,在表達遞進時則取第二種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徒這個詞是指不履行、不實踐的意思。這個詞的部首是與彳、十,共兩個部首,總共有5個筆畫。不徒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不辟”,辟指的是實踐、行動,而不辟指的是不實踐、不行動的意思。在繁體字中,“不徒”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些許不同,但不徒這個詞的意思沒有改變。以下是一個例句:他不徒空上場表示他的理念,而是付諸行動。關于不徒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我暫時無法提供給你,抱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