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箭刻的意思、箭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箭刻的解釋

箭漏的刻度。古代以銅漏計時,一晝夜分為一百刻,漏箭按所刻符號指示時辰。 元 薩都剌 《寒夜即事次韻呈許榮達》:“箭刻未移寒漏淺,江聲漸少夜潮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箭刻”一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計時工具中的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古代銅漏計時器中的“漏箭刻度”。銅漏将一晝夜分為100刻,漏箭通過刻度标記時辰變化。

  2. 結構與功能
    由銅漏壺和漏箭組成,漏箭垂直置于壺中,隨水位下降顯示刻度,以此判斷時間。如元代薩都剌詩句“箭刻未移寒漏淺”即描述此場景。


二、麻将術語中的含義

  1. 牌型組成
    指由“中、發、白”三種箭牌組成的刻子(三張相同牌)。例如:三張“紅中”或三張“發財”。

  2. 計番規則

    • 單組箭刻計1番,兩組計2番;
    • 若同時擁有“中、發、白”三組箭刻,則稱為“大三元”,屬于最高番型“役滿”。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分别源于不同領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計時用法多見于古籍文獻,而麻将術語屬于現代遊戲規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箭刻

箭刻(jiàn kè)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主要用作動詞,表示将箭頭刻在器物上或雕刻成箭頭狀。

它的拆分部首是「⺈」和「刂」。其中,「⺈」是手部的意思,表示與手相關的事物;「刂」則是刀的意思,表示與刀有關。這兩個部首分别代表着箭和刻這兩個實際的意思。

「箭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秦漢時期。那個時候,箭刻是指将箭頭刻在箭杆上,以便于辨認和标識。後來,箭刻逐漸演變為一種工藝或藝術形式,人們開始将箭狀的紋樣雕刻在各種器物上。

在繁體字中,「箭刻」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箭刻」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古代寫作「」。這種寫法在現代并不常用。

以下是使用「箭刻」的例句:

  1. 他使用小刀将箭刻在木制的弓上。
  2. 這件器物上的箭刻非常精緻,栩栩如生。

組詞:箭靶(jiàn bǎ)。

近義詞:雕刻、刻畫。

反義詞:抹去、擦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