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碧玉。《呂氏春秋·孟春》:“﹝天子﹞載青旂,衣青衣,服青玉。”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賦》:“柱何用於黃金,案寧勞於青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二·青玉》:“按《格古論》雲:‘古玉以青玉為上,其色淡青,而帶黃色。’”
(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庾文康 亡, 何揚州 臨葬雲:‘埋玉樹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後因以“青玉”為敬稱他人遺體的套語。 宋 蘇轼 《書黁公詩後》詩:“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
(3).喻青翠的植物。指綠竹。 唐 楊巨源 逸句:“一院緑錢童子拂,千竿青玉主人栽。” 宋 梅堯臣 《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園為飲》詩:“腮肥頂瘦裁青玉,鑽鑿商聲五音足。” 元 楊維桢 《小遊仙》詞:“青玉參差嶰管裁,琯中吹得鳳凰來。”
(4).喻青翠的植物。指翠柏。 唐 駱浚 《題度支雜事典庭中柏樹》詩:“幹聳一條青玉直,葉鋪千疊緑雲低。”
(5).喻青翠的植物。指碧荷。 唐 元稹 《高荷》詩:“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6).喻竹席。 唐 曹松 《碧角簟》詩:“八尺碧天無點翳,一方青玉絶纖塵。”
“青玉”是一個多義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析,結合權威資料整理如下:
碧玉類玉石
指一種顔色呈青綠色的玉石,屬軟玉範疇,因含鐵元素呈現青色,與白玉成分相近但顔色不同。古代典籍如《呂氏春秋》記載天子“服青玉”,李時珍《本草綱目》稱古玉以青玉為上品。
敬稱他人遺體的雅稱
源自《世說新語》中“埋玉樹箸土中”的典故,後以“青玉”代指逝者遺體,如蘇轼詩句“鎖骨埋青玉”。
古代視青玉為尊貴之物,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既用于禮器、玺印,又承載文人雅士對自然與生命的情感寄托。
提示:若需了解青玉的鑒别或保養,可參考中的專業分析。
青玉是指一種顔色偏青的玉石,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形容詞。它形容的是玉石的顔色呈現出一種青色或者淡綠色。
青玉的部首是玉字的"王",筆畫為5畫。
青玉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在古代,青色被視為一種高雅、清新的顔色,而玉石被認為是美好品質和永恒價值的象征。因此,青玉成為了一種美好、富有詩意的形容詞。
青玉的繁體字為「青玉」。
古代對于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青玉的古時候寫法為「青玉」。
1. 我手上的青玉佩飾閃耀着璀璨的光芒。
2. 青玉般的湖水在陽光下泛着瑰麗的光彩。
青霞、玉蘭、青花、玉石、青青草地。
翡翠、玉綠、碧玉。
紅玉、黃玉、黑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