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留的詩文。 唐 方幹 《過朱協律故山》詩:“殘篇續《大雅》,稚子托諸生。”
“殘篇”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指殘留的詩文或未完成的文章,通常指因年代久遠、損毀等原因導緻内容不完整的文字作品。
多用于文學、曆史領域,描述古籍、詩詞等因時間或保存問題導緻的殘缺狀态,帶有對文化遺存惋惜或追思的意味。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或詩文注解類來源。
《殘篇》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不完整或殘缺的書籍、文章或文字。它可以用來形容因為某種原因喪失了完整性、缺少了部分内容或嚴重損毀的文獻。
根據《康熙字典》的字形編碼,可以将漢字“殘”拆分為“歹”(部首)和“㐅”(筆畫),其中“歹”表示壞惡、死亡等意思,而“㐅”則是一個具體的筆畫。
《殘篇》一詞的來源比較寬泛,可以用來形容古代或現代文獻中的殘缺或缺失部分。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可以追溯到唐代,如《新唐書·薛逢》中有“保管殘篇的孤魂”之句。在現代文學作品中,也常用來描述因為某種原因缺少了重要信息的文字。
在繁體字中,“殘篇”是“殘篇”的繁體寫法。
根據《康熙字典》,古時候的漢字“殘”有多種寫法,如“殘”、“殎”、“殘”等。這些寫法在形狀和細節上有所不同。其中,“殎”為古代較常見的形式,漢代有使用過。
1. 他已讀了很多書,但隻看到了有關這段曆史的殘篇。
2. 考古團隊在這個古墓中發現了一些殘篇,通過研究可以了解到當時的文化和生活。
1. 殘缺不全
2. 殘卷
3. 殘稿
4. 遺失文獻
5. 文字殘片
1. 殘片
2. 殘篇
3. 殘卷
4. 殘餘
5. 殘缺
1. 完整
2. 完稿
3. 全部
4. 完備
5. 完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