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蜻蜓撼石柱的意思、蜻蜓撼石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蜻蜓撼石柱的解釋

見“ 蜻蜓撼鐵柱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蜻蜓撼石柱”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含義是蜻蜓試圖撼動堅固的石柱,比喻自不量力或徒勞無功的行為。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解析其内涵:

  1. 結構與語義分析

    成語由“蜻蜓”(弱小生物)與“石柱”(堅固物體)構成對比,通過“撼”(搖動)這一動作,形成誇張的意象反差,突顯力量懸殊的荒謬性。其核心語義與“蚍蜉撼樹”“螳臂當車”等成語相近,均強調以微小之力挑戰不可動搖的對象。

  2. 語源與演變

    據《漢語成語大詞典》記載,該成語最早見于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二回:“這行者即去拿瓶,莫想拿得他動,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此處通過文學場景的運用,強化了“不自量力”的諷刺意味,後逐漸成為民間口語中的常用比喻。

  3. 使用場景與語用功能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批評盲目自信的行為,例如形容缺乏實際能力卻試圖挑戰權威、對抗強大勢力或解決超出自身能力範圍的難題。其語用價值在于通過生動比喻傳遞警示意義,符合漢語“以象喻理”的表達傳統。

  4. 文化内涵延伸

    該成語還暗含中國傳統文化中“順勢而為”的哲學觀。《淮南子·主術訓》中“聖人因勢而利導之”的思想,可視為對“蜻蜓撼石柱”反向行為的理論對照,進一步深化成語的勸誡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蜻蜓撼石柱”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比喻力量微小者試圖動搖強大穩固的事物,常用于形容不自量力或紋絲不動的情景。例如:


詳細解析

  1. 發音與結構

    • 拼音: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 結構:主謂式成語,含中性色彩,常用于書面語。
  2. 雙重含義

    • 不自量力:指以弱小的力量挑戰無法撼動的對象,如“蚍蜉撼樹”;
    • 紋絲不動:強調被挑戰對象的穩固性,如《飛龍全傳》中形容人站立如石柱般堅定。
  3. 用法

    • 作賓語或定語,多用于批評盲目行動或強調事物不可動搖;
    • 近義詞:蚍蜉撼大樹、螳臂當車;
    • 反義詞:量力而行、順勢而為。

出處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西遊記》原著或權威詞典(如漢典)中的詳細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

屏斥柄授必然波駭搏黍不恥下問禅伯常材杈子池榭稠饧大暮點絢督轅法台俯首貼耳附質顧名思義豪将合道很觸鲎醬花露水健捷交卸節嫠結膜禁廷寬釋覽勝梁園隴坂馬料蒙皮敏惠侬輩秾秾蓬室疲勚起服傾蓋鳅海三教九流繩規升號麝香山食不充腸書程疏食曙天絲綢之路太一餘糧探幽索隱跳牆蓦圈通說頽索退葸未艾方興無間地獄小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