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起服的意思、起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起服的解釋

(1).猶起複。古代官吏有喪,服未滿而起用。《元典章·吏部·新吏》:“舊例居喪奪情起服之官,或是朝廷顧問儒臣,或是必用耆舊。”

(2).指服滿而起用。《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 仲翔 起服到京,補 嵐州 長史,又加朝散大夫。”《官場現形記》第二九回:“席面上同座的,有兩個京官:一個是主考,請假期滿;一個是都老爺,丁艱起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6*四回:“瞞着你,是伯娘的主意,説你起服那一年,伯娘和你説過好幾遍,要回去娶媳婦兒,你總是推三阻四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起服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起服"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境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和古代禮制兩個層面解析。

一、本義溯源 "起服"由"起"(開始、起身)與"服"(服喪、服職)組合而成,特指古代官員在守喪期滿後重新履職的行為。根據《周禮·春官·司服》記載,古代官員遇父母之喪需解職守制(即"丁憂"),期滿複職時稱"起服"。此制度在《大明會典·吏部四》中明确記載:"凡官吏丁憂,服滿起複",印證了該詞的禮制淵源。

二、語義擴展 在《漢語大詞典》中,"起服"被釋為"重新服職",特指官吏守孝期滿複職。如《金瓶梅詞話》第十七回所言:"李知縣已升東昌府知府,合縣官吏都起身往賀,西門慶亦收拾禮物,俟候起服上京"。此用法在明清小說中多見,多與官場生态相關。

三、構詞解析 單字訓诂層面,"起"在《說文解字》中釋作"能立也",引申為開始動作;"服"在《釋名·釋喪制》中解為"治喪時衣所加也",轉指喪期職責。二字組合形成複合動詞,完整呈現了"結束守制—恢複職務"的行為鍊條。

網絡擴展解釋

“起服”是古代官場中的特定用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1. 服喪未滿被起用
    指官員在守喪期間(通常為父母去世需服喪三年),因朝廷需要被提前召回任職,稱為“奪情起服”。例如《元典章·吏部·新吏》提到:“居喪奪情起服之官,或是朝廷顧問儒臣。”

  2. 服喪期滿後複職
    官員守喪期滿後,正式除去孝服并恢複官職。如《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記載:“仲翔起服到京,補嵐州長史。”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擺擂台擺張邦聯北宋飑飑膊脯補假不可奈何不了不當蠶蟹殘豔差缪朝祥誠純睇盼鬥文凡響夫妻店各行其志公倍數宮宰冠上履下海市蜃樓恨之入骨涸轍魚虹映黃忠揮楚會萃麾動混夷活貨檢查員殲滅驕怠甲杖借鏡靜躁刻日饋饷羅文買歡祢生難忍内律内仗萍劍鉗鐵期會窮忙汝南月旦散光生理鹽水守隘探查天廕吐蚊鳥武闱小底笑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