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食的意思、疏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食的解釋

(1).粗粝的飯食,糙米飯。《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禮記·喪大記》:“君之喪……士疏食水飲,食之無筭。” 孔穎達 疏:“疏,麄也;食,飯也。士賤病輕,故疏食。麄米為飯,亦水為飲。”《漢書·王崇傳》:“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五:“疏食可以飽,肥甘乃鋒刃。” 王闿運 《黃淳熙傳》:“禁絶胥吏,扶持良弱,縣中疎食水飲,二歲大治。”

(2).引申為素食。 宋 葉適 《趙孺人墓銘》:“而孺人特喜浮屠道,常危坐疏食,食才半掬,滋味甘酸未嘗經口,若無飢飽之意。”

(3).泛指瓜果。疏,通“ 蔬 ”。《呂氏春秋·仲冬》:“山林藪澤,有能取疏食、田獵禽獸者,野虞教導之。”

(4).蔬菜和谷類。疏,通“ 蔬 ”。《漢書·地理志下》:“ 巴 、 蜀 、 廣漢 本南夷, 秦 并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 顔師古 注:“疏,菜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疏食”在漢語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與飲食的簡樸性相關。根據傳統字書及經典文獻記載,該詞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粗粝之食

指未經精細加工的糧食,如糙米、豆類或野菜等,常與“膏粱”形成對比。例如《論語·述而》載“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其中“疏食”即強調簡樸的生活态度,來源為《論語》經典注釋體系。漢代鄭玄在《禮記注》中亦釋“疏食”為“稷食也”,即指代古代平民的主食。

二、菜食與谷物并稱

在特定語境中,“疏”通“蔬”,故“疏食”可指蔬菜與谷物的組合,體現素食特征。《禮記·玉藻》記載“子卯,稷食菜羹”,清代王引之《經義述聞》引此例,指出“疏食”包含“菜羹”之屬,來源為禮學經典及考據學著作。

三、特定場合的飲食規制

古代喪禮或祭祀儀式中,“疏食”被賦予禮制意義。如《左傳·哀公二年》提及“三日不食疏食”,指代守喪期間禁食葷腥的規範,來源為《春秋》三傳注疏體系。此類用法突顯了詞彙在傳統文化中的特殊符號性。

需特别說明的是,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強調“疏”字本義為“通”,後假借為“粗疏”之義,這一訓诂為理解“疏食”的語義流變提供了文字學依據,來源為傳統小學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疏食”一詞在古代文獻中具有多重含義,具體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例證:

1.粗粝的飯食、糙米飯

指粗糙的糧食或簡單飲食,常用于描述生活簡樸。

2.引申為素食

因疏食本指簡單飲食,後衍生為與葷腥相對的素食,尤與佛教修行相關。

3.泛指瓜果蔬菜(“疏”通“蔬”)

“疏”與“蔬”相通時,疏食可指代植物類食物,包括蔬菜和果實。

4.蔬菜與谷類的合稱

特指農耕産物中的蔬菜和谷物,強調飲食結構的組成部分。

5.其他用法

在特定文獻中,“疏食”也可代指果實或與祭祀相關,如《禮記·雜記》提到“疏食不足祭”,指簡單飲食不足以用于祭祀。

“疏食”含義豐富,既可指物質層面的粗糧簡餐,也可延伸至精神層面的樸素生活态度,或通過通假表達蔬果類别。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如《論語》強調安貧,而《漢書》側重物産。

别人正在浏覽...

傲很百思不解百無一用八角帽扳送伯昏不見便昌門慈渥詞藻宏麗科粹語斷織飛隼輻車夫離服務費高自标樹拱挹指麾鶴企鶴羽宏拔黃發黃雲白草回青惠叔佳尚擊剝戒殺敬忌浄眼金迷紙碎緝私軍糈開噴口象雷鳴瓦釜林藹爐炭茂渥懵頭懵腦磨機内疚黏皮着骨諾藤敲邊鼓窮癟醋卻棄榮業聲源蛇皮鼓暑衣松風操榻橘饕風虐雪托腮威鬥文章二百年握槊霞赤響遏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