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幹蠱的意思、幹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幹蠱的解釋

(1).見“ 幹父之蠱 ”。

(2).泛指主事;辦事。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治家》:“婦主中饋,唯事酒食衣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幹蠱。” 唐 包何 《相裡使君第七男生日》詩:“他時幹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明 章懋 《方母貞節傳》:“晝夜劬劬,惟以養姑教子幹蠱克家為務。”

(3).幹練有才能。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解紛》:“ 熊曜 為 臨清 尉,以幹蠱聞。” 唐 白居易 《唐揚州倉曹參軍王府君志銘》:“行己以清廉聞,莅事以幹蠱聞。”

(4). 唐 代 陸贽 向朝廷建議設立的制科之名。《新唐書·陸贽傳》:“ 贄 説使者,請以五術省風俗,八計聽吏治,三科登儁乂,四賦經財實……三科曰:茂異,賢良,幹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幹蠱”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延伸,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繼承父志,完成未竟之業
    出自《周易·蠱卦》“幹父之蠱”,指兒子能繼承父親的志向,糾正或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例如《顔氏家訓》提到“家不可使幹蠱”,強調家族事務需由繼承者承擔。

  2. 泛指主事或處理事務
    如唐代包何《相裡使君第七男生日》詩雲“他時幹蠱聲名著”,此處“幹蠱”指主持事務、承擔責任。


二、引申含義

  1. 形容幹練有才能
    唐代文獻中常以此形容人的能力,如封演《封氏聞見記》提到熊曜“以幹蠱聞”,白居易也以“莅事以幹蠱聞”贊人辦事幹練。

  2. 唐代制科名
    陸贽曾建議設立“幹蠱科”,作為選拔人才的科目之一,屬于特定曆史背景下的用法。


三、總結

“幹蠱”一詞從家族責任擴展至廣義的辦事能力,兼具倫理與才能的雙重内涵。其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常見于古代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易》《顔氏家訓》等原典,或查閱漢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幹蠱: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運用符咒和巫術來以蠱蟲為工具,給人或事物帶來傷害或詛咒。它可以被拆分為“幹”和“蠱”兩個部分。 部首和筆畫:根據字形結構,它的部首是“虍”(虎),表示與虎有關。筆畫數是10畫,其中“幹”部分是3畫,而“蠱”部分是7畫。 來源:幹蠱這個詞起源于中國古代巫術和神秘文化。在古代,巫術和咒術經常被用來對付敵人、驅除邪惡和詛咒他人。幹蠱作為一種巫術技巧,被用來施展惡意和黑暗的力量。 繁體:幹蠱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幹蠱的寫法也有所不同。然而,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幹蠱的含義和概念都是相同的。 例句:他遭到了幹蠱的咒術,導緻身體不適。 組詞:幹燥、幹旱、蠱惑、蠱鬥。 近義詞:巫術、咒術、邪術。 反義詞:驅邪、祛除、招福。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幫助你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