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莽蒼蒼的意思、莽蒼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莽蒼蒼的解釋

(1).一望無際。 宋 孔平仲 《天門山》詩:“惟天莽蒼蒼,乃立此門闕。” 陳去病 《泰山絕頂登封處題壁》詩:“天門詄蕩蕩,海甸莽蒼蒼。”《花城》1981年第3期:“﹝ 李老怪 ﹞感慨地望着莽蒼蒼的山野,一放而不可收地道出一首詩來。”

(2).空闊;迷茫。 魯迅 《呐喊·白光》:“但跨進裡面的時候,便不見了白光的影蹤,隻有莽蒼蒼的一間舊房,和幾個破書桌都沒在昏暗裡。” 葉紫 《星》第二章四:“太陽走了,黑夜像巨魔似的,張口吞蝕着那莽蒼蒼的黃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莽蒼蒼”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形容廣闊、迷茫的自然景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 一望無際:指視野所及之處遼闊無邊,常用于描繪原野、山巒等自然景觀的壯闊感。例如宋人孔平仲《天門山》中的“惟天莽蒼蒼,乃立此門闕”,即用此意形容天地相接的蒼茫景象。
    • 空闊迷茫:帶有朦胧、模糊的視覺感受,如魯迅在《呐喊·白光》中描述的“莽蒼蒼的一間舊房”,突顯環境昏暗而空曠。
  2. 語源與演變

    • 該詞由“莽蒼”衍生而來,通過疊字“蒼蒼”強化音節和意境,多用于文學表達。
    • 現代漢語中,“莽蒼蒼”與“莽莽蒼蒼”常被混用,但後者更強調無邊無際的遼闊感,而前者更側重迷茫的視覺效果。

二、用法與例句

三、近義詞與辨析

四、總結

“莽蒼蒼”兼具視覺的廣闊性與意境的朦胧感,是漢語中富有畫面感的疊詞,常見于古典詩詞與現代文學創作。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中提及的《天門山》《呐喊》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莽蒼蒼》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莽蒼蒼》是一個意境豐富的詞語,形容大自然的廣闊和浩渺。它意指山脈連綿不絕、林木茂盛、草木郁郁蔥蔥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莽蒼蒼》的拆分部首是"艹"和"禾",分别代表了草和禾苗。

《莽蒼蒼》的總筆畫數為19畫。

來源

《莽蒼蒼》最早出現在《詩經·秦風》中的《蒹葭》一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後來,人們便選取其中的“蒼蒼”二字獨立運用,形容自然風光的壯麗與遼闊。

繁體

繁體字中,《莽蒼蒼》的部分字有些變化,分别為:“莽”為“莽”、 “蒼”為“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對《莽蒼蒼》的書寫方式有所差異,早期寫法中,“莽”字是由兩個“艹”組成,而後來逐漸變為由“艹”和“旺”組成。對于“蒼”字,古代寫法中是由兩個“艹”組成,後期逐漸變為和現今寫法相同的形式。

例句

1. 這個地方的山水蔥郁莽蒼蒼,美不勝收。

2. 在這片莽蒼蒼的山林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組詞

常見的組詞有:
1. 茂蒼:形容草木郁郁茂盛。
2. 蒼茫:形容天地遼闊無邊。
3. 蒼涼:形容氣候幹燥而寒冷。
4. 蒼穹:形容天空廣闊遼遠。
5. 蒼白:形容顔色或光線暗淡。

近義詞

與《莽蒼蒼》意境相近的詞語有:
1. 茫茫:形容視野廣闊、視線不見盡頭的感覺。
2. 遼闊:形容地域廣大、開闊無邊。

反義詞

與《莽蒼蒼》相反的意境可以選擇下面的詞語:
1. 狹小:形容地域狹窄、空間有限的感覺。
2. 寂寞:形容孤獨、荒涼無人的景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