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使貧窮破敗。《漢書·趙充國傳》:“又因排折 羌 虜,令不得歸肥饒之墬,貧破其衆,以成 羌 虜相畔之漸。” 宋 司馬光 《乞免永興軍路青苗助役錢劄子》:“臣伏見先所散青苗錢,貧破百姓,為害不細。”
(2).貧窮破敗。 唐 李德裕 《論喪葬逾制疏》:“生産儲蓄,為之皆空,習以為常,不敢自廢,人戶貧破,抑此之由。”
“貧破”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使貧窮破敗(動詞)
指通過某種行為或政策導緻他人或群體陷入貧困、衰敗的境地。
貧窮破敗(形容詞)
描述因貧困而導緻的衰敗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出處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漢書》《司馬光文集》等文獻,或通過搜索來源(如、5、6)獲取完整信息。
貧破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物品或環境貧窮、破舊不堪的狀态。它指的是貧困和破爛的組合,常用于描述貧困地區或破敗的建築物。
貧破的拆分部首是貝和石,其中貝表示貝殼,石表示石頭。它的總筆畫數為11,其中貝部2畫,石部9畫。
貧破是由具有描述貧困狀态的意義的“貧”和表達破舊狀态的“破”組合而成。這個詞語的來源和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
貧破的繁體字為「貧破」。
在古代,「貧破」這個詞語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然而,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它們都指向相同的意思。在古時候,可能會有些許差異。
1. 這個貧破的小鎮上幾乎找不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2. 我看到那所貧破的房屋,心裡不禁一陣酸楚。
1. 貧破無助
2. 貧破區域
3. 貧破的生活
1. 貧窮破敗
2. 貧苦落魄
3. 赤貧荒涼
1. 富裕繁榮
2. 興旺富庶
3. 富可敵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