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身護衛用的武器。《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癸 言 王何 而反之,二人皆嬖,使執寝戈而先後之。” 杜預 注:“寝戈,親近兵杖。”
“寝戈”是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寝戈(拼音:qǐn gē)指近身護衛用的武器,主要用于貼身保護重要人物。該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八年》的記載:“癸言王何而反之,二人皆嬖,使執寝戈而先後之。” 杜預對此注釋為“寝戈,親近兵杖”,強調其作為護衛工具的屬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左傳》原文或杜預注疏,也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寝戈》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意思是“熟睡”或“安睡”。指夜間入睡,安然休息。
《寝戈》的部首為“宀”(寶蓋頭),筆畫為10畫。
《寝戈》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代,人們常常用象形字來表示事物,而“寝戈”是在古代人們對睡眠方式的描繪。由于房屋中能提供安全和舒適的環境給人們入睡,所以“宀”被選擇為部首。
《寝戈》在繁體中為「寢戈」。
在古代,寝戈的寫法可以有多種方式,其中一種常見的寫法是「寢戈」。
以下是一些使用《寝戈》的例句:
1. 昨晚我寝戈得很好,一覺醒來精神煥發。
2. 這個新床非常舒適,我可以快速寝戈。
3. 他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很難寝戈整夜。
以下是一些與《寝戈》相關的組詞:
1. 寝室:指供休息和睡眠的房間。
2. 安寝:指安心入睡。
3. 昏寝:指陷入沉睡狀态。
與《寝戈》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1. 睡眠
2. 安眠
3. 入睡
與《寝戈》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失眠
2. 焦慮
3. 熬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