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蠶麰的意思、蠶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蠶麰的解釋

指蠶與麥的收成。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士》詩:“積雪驗豐熟,幸寬待蠶麰。” 宋 楊萬裡 《桑茶坑道中》詩之六:“蠶麰今歲十分強,催得農家日夜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蠶麰是古代漢語中的合成詞,由“蠶”和“麰”兩字組成。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蠶”指家蠶,專司吐絲結繭,而“麰”為古稱大麥,見于《說文解字》對農作物的注解。二字連用最早見于《周禮·天官·大宰》記載的“九谷”分類,其中“麰”被列為重要糧食作物,與蠶桑并列為古代農業經濟支柱。

在具體語境中,該詞既可指代蠶事與麥作兩種農事活動,如《王祯農書》所述“蠶麰并重,乃民生之本”,也可引申比喻農時規律,《齊民要術》強調“順蠶麰之候”即遵循自然節令從事生産。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指出,北方方言區存在“蠶麰同候”的說法,反映古代農事活動中蠶桑與大麥種植的季節關聯性。

網絡擴展解釋

“蠶麰”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讀音為cán móu,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字詞解析

二、文學與曆史背景

該詞多見于唐宋詩文,如宋代楊萬裡《桑茶坑道中》寫道:“蠶麰今歲十分強,催得農家日夜忙”,描述農忙時節對蠶麥豐收的期待。

三、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蠶麰”,更多作為研究古詩詞或曆史文獻的術語出現。其含義可引申為農業生産的整體成果。

四、參考資料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詩文用例及權威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唐宋詩詞集。

别人正在浏覽...

背竈辯問标記畢備碧潭潭曹操插羽佳人陳谷子爛芝蔴趁韻抽象概念雕影豐牆硗下負阻怪麗裹屍衡度湖北漁鼓晦曉件别繭甕箋注交貨教喻驚肅譏訾可不是可慮肯不肯冷破林立痝鴻眠牀明敏旁羅配第捧日營蜣蜋轉丸親軍七十二福地忍忍柔桑森動塞責上仙勝過省略孰何水客説不響述詠擡愛特奏鐵鞭塗層萬縷千絲尉氏文翁無狃娴習香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