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駿馬奔馳,出群超衆,不着塵埃。《莊子·徐無鬼》:“天下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喪其一,若是者,超軼絶塵,不知其所。” 宋 秦觀 《題騕褭圖》:“驤首號鳴思一發,超軼絶塵入恍惚。”
(2).比喻出類拔萃,不同凡俗。 宋 張戒 《歲寒堂詩話》卷上:“可喜可愕之趣,超軼絶塵。” 宋 李綱 《海康與許崧老書》:“其所得遂将超軼絶塵,何可跂及耶?”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五》:“此等句語雄奇峭健,宜必有超軼絶塵之句以終之。”
“超轶絕塵”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形容人或事物超越常人、出類拔萃,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既可指駿馬飛馳的迅疾,也可比喻才華、成就等非凡卓越,難以企及。
字面來源與結構
比喻義
用于形容才華、成就或境界的卓絕,如文學創作、藝術造詣等超越世俗,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例如宋代張戒評價詩歌“可喜可愕之趣,超轶絕塵”。
該成語含褒義,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濫用。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或《莊子》相關文獻。
《超轶絕塵》是一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非凡和卓越,意思是超越塵世,超越塵埃,達到高度遠離塵俗的境界。
該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超:部首-走,筆畫-12
轶:部首-車,筆畫-12
絕:部首-纟,筆畫-11
塵:部首-屍,筆畫-6
這個成語來源于《莊子·逍遙遊》中的一句話“超越萬物,超轶塵埃”,意指超越人世間的一切,達到超脫的境界。
在繁體字中,該成語的寫法為「超軼絕塵」。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因此《超轶絕塵》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為「超軼絶塵」。
這個成語常用于修辭手法和文學作品中,例如:“他的才華超轶絕塵,讓人佩服不已。”
與《超轶絕塵》意思相近的成語包括“超凡脫俗”、“出塵脫俗”,這些成語也用來形容人或事物非同凡響,超越塵世。
與《超轶絕塵》意思相反的成語是“塵埃落定”,意思是事物已經平息,不再擴散或發展下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