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問禮的意思、問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問禮的解釋

詢問禮法;學禮。《禮記·曲禮下》:“在朝言禮,問禮,對以禮。”《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孔子 適 周 ,将問禮於 老子 。” 唐 劉長卿 《将赴南巴至馀幹别李十二》詩:“江上花催問禮人, 鄱陽 鶯報 越 鄉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問禮”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詢問禮法或學禮
    指通過請教他人來學習禮儀制度或禮法知識。這一用法源于古代典籍,如《禮記·曲禮下》提到“在朝言禮,問禮,對以禮”,強調禮在正式場合的重要性。曆史上著名的例子是孔子曾專程到周朝都城向老子請教禮法(《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這一事件對儒家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2. 禮節性問候
    在社交場景中,指向他人表示問候或緻意,體現尊重與關懷。例如拜訪長輩、參加宴請時通過言語或行為表達禮貌。

二、用法與演變

三、文化意義

“問禮”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禮制的重視,既包括制度層面的規範(如周代禮樂),也包含人際交往的倫理準則。孔子問禮于老子的典故,更成為儒道思想交融的象征。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曆史事件(如孔子問禮細節),可參考《史記》等文獻;現代禮儀應用可查閱社交禮儀類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問禮》的意思

《問禮》一詞是指對他人的禮貌行為進行詢問、打聽、詢問的意思。通常用于禮節上詢問别人有關禮儀或禮貌方面的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問禮》的部首是“讠”(讓字旁),表示與言語有關。其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問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禮儀文化和交往方式。在古代,人們非常注重禮節和禮貌,問詢、打聽禮儀事宜是一種常見的行為。

繁體字為「問禮」。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問禮》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問禮」。

例句

1. 我向老師問了一個禮節問題。

2. 他很有禮貌,總是問别人如何正确地行禮。

組詞

1. 問候:表示向别人緻以問候。

2. 問好:表示向别人問候、打招呼。

3. 詢問:表示對某個問題進行咨詢、打聽。

近義詞

有關禮貌會有很多類似的詞彙,如:禮儀、禮貌、禮節。

反義詞

在禮貌禮節的背後有相對的反義詞,如:失禮、無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